被宝钗“赶”了出来,林思衡已占了大便宜,自然也不气恼。
不单宝钗确有天姿国色,比他预想的还要壮观一些,平日里穿着得体,反倒拘束着了,莺儿也不用说,便连那个叫文杏的,看来也该改做水杏方才贴切。
似这样一处好地方,又怎能不叫人意犹未尽,流连忘返。
,只是到底隔着西府,终究不大方便,自己暗暗嘱托着莺儿唆使宝钗搬回到蘅芜苑,也不知什么时候能有成效。。。
胡乱琢磨两下有的没的,方进了东府,便先见着一袭黑衣,钱旋走进前来,眼神里带着些笑意,低声耳语:
“公子,贾雨村那厮,果真想要火中取栗。。。。。。”
“嗯?既然贾大人有此忧国忧民之心,咱们虽不是什么好人,顺手帮他一把,那也是应该的。。。”
——————
早朝五更即始,官员们自然要来的更早,虽备着狐裘暖炉,仍不免觉得有些寒意。
但贾雨村却并没有这样的感觉,独自挺立在角落,袖中紧紧攥着一份奏章,他昨夜一夜未眠,到得此时,仍觉胸中一片灼热。
就在今日,他就要在这殿中燃起一把燎原大火,好成就他将来的青云官路。
他曾被人从姑苏知府的任上赶了下去,尝尽苦头,如今右俭都御史的官位虽然不低,但他也绝不会就此满足。。。
大丈夫怎可一日无权!
少顷,百官入殿分列,垂手屏息,待崇宁帝登上御座,便议起朝事来。
若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崇宁帝会私下召集几个重臣心腹,至少要先定个调子,却不会直接就在早朝上议起。
今日也是如此,仍旧说了一些老生常谈,不大不小的事情,提拔几个小官,处置几个污吏,然而殿内却总有些浮躁的气氛。
崇宁帝对此极为敏感,他毕竟也是在位十几年的皇帝了。饶有兴致的往下扫了扫,听戴权喊了一声: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这句话其实本就是散朝的意思,然而贾雨村却突兀出列,猛然拜倒在地,语气悲愤且沉痛道:
“臣,右俭都御史贾化,冒死弹劾河南道布政使温忠敬——欺君罔上,强征赋税,扰乱国政,贪墨灾银,其罪,罄竹难书!伏请陛下明察!”
声调节节拔高,简直有振聋发聩之势,殿中文武一时俱为他所慑。
雨村也颇为满意,有此效果,也不枉他在心中琢磨了几十遍。
百官本都想着各自散朝回衙了,却见贾雨村闹了这么一出,殿中先是一静,继而陡然喧哗起来,似一盆沸油入了冷水,将原本的平静炸的粉碎。
崇宁帝嘴角微微勾了勾,眯着眼睛打量了一下殿中跪伏的重臣,以眼神示意,叫戴权将那弹章取上来,拿在手里细看,一时也并不急着说话。
杨松浑浊的老眼眨了眨,然后继续打起瞌睡。申行远皱了皱眉头,朝魏中和瞧了一眼,魏中和也一脸错愕,冲他缓缓摇头。洪承畴朝贾雨村瞧了一眼,微微抚须,沉吟不语,坐视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