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们没有听错,这燃起了他们的斗志,他们觉得,他们一定要把这个“伟大”的计划进行到底。
所以,在宋仁宗去世没多久之后,宋神宗接过行黄河改造工程的接力棒,并立志做出一个大事业。
王安石啊,虽然我支持你变法,但黄河,就真的不是你能处理的了。
这不,再次翻车了,并让本就严重的黄河问题更加雪上加霜。]
出于对王安石敢于变法的好感,虞美人发誓自己说话已经很尽量不阴阳怪气了。
[事情是这样的,宋神宗年间,有一个名叫李公义的人发明了铁龙爪。
这玩意简单说就是用铁器制成爪形,以绳子系在船尾沉入水底,船开动之后,铁龙爪就搅动泥沙,这样来回几遍之后,河床被搅动,水位也就相应的上升,达到疏浚河床的目的。
这乍一看是个好办法对不对。
宦官黄怀信就觉得这办法不错,上报给了王安石。
王安石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并做出了一个放大版,觉得这玩意完全可以用来解决黄河问题。
反正加宽自然河道不行,那就动用人工黑科技呗。
梦做挺好,但现实是,浚川杷,也就是铁龙爪造成后,有过治理黄河经验的人直接表示,这玩意根本不行。
他们并不是没有解释的,他们说明“如果水太深,则浮力很大,浚川杷就沉不到水底,即使勉强沉到了,力量极其微弱。
如果水太浅,一旦遇上石头,根本搅不动,而且浚川杷在水底下很容易翻转过来,所谓浚川杷,就是个儿戏。”
但王安石不信邪,他觉得这玩意完全可行,所以他在一大片反对的声音中,向宋神宗力挺这玩意。
然后宋神宗信了。
但他俩还是有一点理智在的,他们决定试验一番,如果确认可行,他们再投入使用。
这个操作乍一看是不是也是一点问题没有。
但问题是。众所周知,王安石看人的眼光,实在是一言难尽。
于是,这个实验的人,也就是范子渊,他在明知浚川杷收效甚微,甚至是毫无作用的情况下。
向宋神宗和王安石表示:有用,大大的有用,可行,大大的可行。
王安石那个大喜过望,当即表示:行动!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反正这玩意屁用没有,唯有治理黄河的人赚的盆满钵满。
顺便的,还让黄河的生态被破坏,并且,关曹村决堤的黄河改道措施也是失败的,且这一次的结果比上一次更加恶劣,
最后带来的结果更是极其惨重,不仅让曹村溃堤,还淹没了大约3000万亩的良田,使得曾经非常繁荣的淮河地区瞬间就变成了“死城”。
然后,到了宋哲宗心里,祖宗们给他捅的巨大篓子就摆在面前,前两次黄河改造措施,让黄河的河床已经非常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