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快快乐乐的小凤凰就因为这一件事,空闲时间就容易唉声叹气的。
处死吧,那可能是舍不得的,更何况事情还没有发生。
但说让承乾继续当太子吧。
——李世民已经有点不太敢了。
他实在没有如此广阔的心胸,将这件事包容,并表示,儿啊,无论怎样,我都不会把你从储君位置撤下的。
他又不仅仅是一个父亲,他还要为他的大唐负责。
在明知雉奴做得不错的情况下,作为皇帝真的不想选定时炸弹啊。
另一方面,作为老父亲,二凤又深知儿子有一颗玻璃心,他真怕儿子乍闻噩耗,能原地emo,然后历史重新上演。
做父亲真的太难了,以至于二凤到现在也只能拖着这个问题,平日里只敢悄摸摸跟观音婢商量,怎样将问题更好解决。
这是连听别家败家子,都不能抹平的烦恼。
第384章历史中的那些小人物
元朝。
忽必烈表情阴沉沉,但一时间也拔剑四顾心茫然,完全不知道往哪里挥刀合适。
毕竟元朝的皇位继承,不能说平平顺顺,只能说群魔乱舞。
最后忽必烈咬牙切齿,还是决定对自己的大胖儿子下手。
原因无他——
“你连个皇位都守不好,你还能做什么,我生你真不如生个叉烧。”
作为一个正儿八经的草原人,忽必烈活成了广东人的形状。
孛儿只斤·真金委屈的快成了一个黑胖子。
如果可以,他真的很想大声反驳。
元朝的第二任皇帝名叫孛儿只斤·铁穆耳,他叫孛儿只斤·真金,他们两个除了都姓孛儿只斤,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啊,
孛儿只斤·铁穆耳:真的吗,我不信,爹啊,就算你被揍了,也不能不认儿子啊。
自从天幕结束后,元朝怎是一个鸡飞狗跳了得。
忽必烈也着实被虞美人描述的元朝末年的乱象震惊到了。
虽然他们文治主打的就是一个随缘吧,但随缘随到把自己灭了,这也算是天上地下独一份了吧。
忽必烈也实在无法想象,元朝末年那些贪官污吏沆瀣一气、蛇鼠一窝的场景,到底能恶臭到什么模样,那些所谓地主,又能猖狂到一个什么模样。
蒙人跟汉人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忽必烈操心的问题。
自从天幕出现后,客观来说确实缓解了这一方面的问题。
别问,问就是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敌人——小日子。
内部矛盾变成了外部矛盾。忽必烈成功转移了矛盾本身,
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问题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