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耿恭他们面对的处境也是可想而知的了,救兵不至,车师国又背叛汉朝,与匈奴合兵进攻。
他们仅有数百名士兵,而匈奴大军有两万之众,这谁看了不绝望啊。
最重要的还是,他们被困住了,压根没粮,水也被匈奴给断了,城里的守军一度缺水到了"笮马粪汁而饮之"的地步,这怎么搞。
但耿恭还是干了,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想让他束手就擒,不如做梦快一点。
那时候的他们,就是煮铠弩食其筋革,都要拒绝匈奴的招降,坚守城池。
在岳飞的《满江红》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并非毫无由来的想象,事实上,也正来源于这里。
让他们没吃没喝是吧,那就把来劝和的匈奴使者绑在城墙上杀了,烤肉吃。
反正一个攻不下来,一个也快守不下去了,怎么办?自然是求助朝廷。
汉章帝刚刚即位,朝堂并不稳定,他们活不活着还不一定,干还是不干,干了。
只能说,君臣是的勇那是一模一样的。
但还是要说,在这里,汉章帝更像是个背景板,真的很少有人在意这是个什么皇帝。
就这样,《后汉书·耿恭列传》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场景,东汉的军队一次跨越数千里、冒雪翻越天山拯救孤军的行动,只为奔赴那未知的战场。]
第461章汉章帝、汉和帝
[而结果是怎样呢,自然是双向奔赴的爱情(bushi)。
但可以肯定的是,西域都护的将士们并没有因为不确定的可能,或是动荡的时局而被放弃,就算等援军到时,城中仅余26人,待随汉军回至玉门关时,仅剩了13人,而且衣服洞破褴褛,形容憔悴枯槁,也足够让人心情振奋。
因为我们没有看见援军千里迢迢赶来,看见的却是断壁残垣,或是将士们一直到死,也不知道朝廷的回应这种惨烈be结局。
更没有看见更为难过的,朝廷装死到底,给他们封了候,赏了钱,却半点不提带兵救援的心中人间惨事。
当时的玉门关守将为确实十分感动得,亲自为他们沐浴更衣。
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没,三月至玉门,唯余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郑众为恭以下洗沐易衣冠。”
但怎么说呢,对比“千里一孤城,满城白发兵”被大唐抛弃的安西兵,能在不同的朝代看见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局,还是好开心啊。
如果真的要说,大概是美好的人并没有被辜负的感觉吧。]
虞美人并没有当谜语人,动作快速的把安西军的故事放在天幕上,让让天幕下的所有人都能看见自己到底在说些什么。
唐朝。
李世民揉揉眼睛,再揉揉眼睛,确定自己并没有看错,眼睛没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讲得明明白白。
“唐、德、宗!”在众人的眼中,陛下身上仿佛燃烧起森森鬼火,一字一顿浸满了杀意。
事实上,就像很少有人知道“玉门十三将”这件事是发生在汉章帝时期一般,也很少有人关注,安西军的被放弃这件事,发生在唐德宗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