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呢?在书院里的时候,她身边日日都有人相伴。可是在这个大家都成双成对的日子里,她却要一个人走在大街上?
早知道,出门的时候就把阿实带出来了。
就在她这么想着的时候,街上高高悬挂着的花灯突然在同一时刻被人点燃。
落松镇总是很喜欢在各种节假日的时候,往街上做装饰。
端午的大粽子、七夕的牛郎织女像,往后说不定还会有中秋的水中月、重阳的满街菊。
他们不在七夕这一天放烟花,反而家家户户、摊摊铺铺都挂上了漂亮的纸灯笼,等到天色将暗、在同一个时刻将其点燃。
站在观鹊桥附近,又能看到地上的星火瞬间漫开的动人景象。
鹊桥鹊桥,七夕的时候,牛郎织女会在天上,借着无数喜鹊搭成的桥梁相会。
所以地上的观鹊桥,也会在桥的两边分别摆上牛郎织女的雕像。
有情人可以在桥上相会,年轻男女可以在桥上相互表白,情窦初开的少年少女可以默契地走到观鹊桥两边,隔着人海相视一笑……
这些浪漫的风俗本来跟邱玉婵无甚关系,她下山,只是为了让那些少女不会在这个美好的节日感到伤心和难过。
直到她从桥上走下,看到遍地的星火绽放,因为天色而黯淡下去的织女像在灯火的作用下重新变得明亮。
七夕佳节,街上人头攒动。无数张陌生的面孔汇成人海,将她淹没其中,却有一个熟悉的少年,莫名地出现在她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对她浅浅地微笑。
“马文才!”邱玉婵惊喜道。
她少有地直呼了他的姓名,无论是开始时的客套,还是相熟以后的亲密,她都只称呼他为“文才兄”来着。
但是今天,邱玉婵也说不准自己此刻的心情。
其实她一直都觉得,马文才真心笑起来的时候,总有一种跟她印象里的他的性格和长相不符的纯粹的感觉。
今天在人海中相遇的时候,这种感觉就变得尤为强烈起来。
明明昨天他才拒绝了她的邀请,今天也是出现在落松镇上情人相会的圣地——观鹊桥的附近,邱玉婵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他不是为她而来的。
“马文才,”拥挤的人流丝毫不影响邱玉婵灵敏的动作,她几步掠过来往的行人,在织女像下将人逮到,“你不是说自己今天有事,不能和我一起过七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