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任云贵总督见状,眼见包利起义军势力强劲,实难对付,急忙上奏朝廷,请求调兵镇压。
乾隆接到飞报,立刻召集臣子们紧急朝议。乾清宫内气氛凝重,臣子们跪在两旁。
乾隆心中懊恼,刚一即位便遭遇如此动乱,不由将奏折重重拍在案上。
张廷玉膝行半步,袍角轻轻扫过青砖地面,声音低沉道:
“皇上息怒!包利聚众二十万犯境,追根溯源,皆因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操之过急所致!
强行废除土司、设立流官,致使苗民走投无路,这难道不是养痈为患吗?”
言罢,张廷玉从袖中甩出一叠文书,乃是滇黔官员联名奏请彻查鄂尔泰。
鄂尔泰一看张廷玉把矛头对准了自己,因激动胡须微微颤动,大声反驳道:“张大人,改土归流乃先帝遗志新政,
其目的在于消弭边患、教化苗民!若不是某些人暗中阻挠新政,蓄意挑拨汉苗矛盾,包利又怎敢举旗造反?”
他手指文书,厉声道:“这些奏报,分明是地方守旧势力妄图复立土司的借口!使皇上恢复土司旧制。”
乾隆猛然起身,龙袍一挥,扫落案上茶盏,怒喝道:“够了!”
随后踱步至鄂尔泰面前,质问道:“鄂尔泰,朕且问你,苗疆流官贪墨成风,苛捐杂税繁重,任意打骂苗民,致使百姓卖儿鬻女,此等情形,可是实情?”
鄂尔泰以头触地,惶恐道:“臣用人失察,罪该万死!但新政刚刚推行,难免会有宵小之徒钻营取巧。臣愿亲赴苗疆,戴罪立功!”
张廷玉急忙叩首,急切道:“皇上!鄂尔泰分明是在狡辩!他推行新政五年,非但未见成效,
反而使得西南半壁江山烽火连天!如此无能之辈,怎能再委以重任?”
乾隆突然转身,目光如电,直射张廷玉,冷冷道:
“张廷玉,你可知朕为何重用鄂尔泰?改土归流之举,触动了多少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你比谁都清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苗疆之乱,表面看似官逼民反,实则是旧势力的垂死挣扎!”
乾隆如此年轻,看问题却如此老道,着实难得!
言罢,乾隆转身来到龙案前,将奏折掷向张廷玉:“这些联名奏报之中,可有你张家门生的手笔?”
乾隆心中清楚,张廷玉与鄂尔泰面和心不和,朝中以张廷玉为首的汉臣形成“张党”,
以鄂尔泰为首的满人,则组成被“鄂党”。如今两人的争执,背后实则是满汉两党之间的明争暗斗。
张廷玉心思被乾隆一眼看穿,如遭雷击,伏地颤抖道:“臣臣绝无此意!”
乾隆背手而立,冷冷道:“鄂尔泰,即刻启程,朕委任你为平苗乱总都督,云贵川军队皆归你节制。若再无功……”
乾隆声音骤然冰冷,“提头来见!至于张廷玉……”
乾隆沉吟片刻,道:“你去礼部编纂《大清会典》,好好修书吧。”
一场纷争,在乾隆透彻分析后,各打五十大板结束,高,实在高,同时震慑了朝中两位顾命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