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艰苦跋涉,清军终于在两个月内抵达了拉萨,比原定计划提前了近半个月。
但他们清楚,这仅仅是艰难征程的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等着他们。
狡猾的廓尔喀人,听闻福康安率领着两万大军前来远征,顿时吓得惊慌失措,早已逃之夭夭。
因此,清军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顺利收复了聂拉木、济咙和宗喀等地。
福康安并没有止步于此,他有着更为远大的目标,那就是要彻底消灭廓尔喀的威胁,让他们不敢再对西藏有非分之想。
他果断做出决定,要翻越那高耸入云、险峻无比的喜马拉雅山,深入廓尔喀境内,直捣敌人巢穴。
可是,喜马拉雅山的险峻程度远远超出他的想象。这里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空气稀薄得几乎让人无法呼吸。
清军士兵强烈的高原反应让他们痛苦不堪。头晕目眩、呼吸困难、呕吐不止等症状如影随形,困扰着每一个人。
许多士兵因为高原反应而体力不支,甚至有人直接昏迷过去,永远地倒在了这片冰冷的土地上。
除了高原反应,复杂的地形也给清军的行军作战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山间的道路崎岖狭窄,仅仅只能容纳单人通行,那些大型的军械和辎重,在这样的道路上根本难以运输。
对于这种情况,八旗军的马匹虽然载人还勉强可以,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运输粮食对于马匹来说有点力不从心。
而在这恶劣的环境下,唯有廓尔喀人的大象才能较为轻松地行走。
寒风裹挟着细细的雪粒,如沙砾一般打在人脸上,福康安站在海拔四千米的达木山口,
望着脚下那深不见底的冰谷,心中涌起一股沉重之感。
如何才能解决运输粮食问题呢?
“大帅!当地的驯象师带到了!”参将的声音在风雪中如救命福音传来。
福康安放眼望去,只见十几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正牵着十几匹体型庞大的亚洲象,
在风雪中缓缓走来。象鼻在空气中不停地摆动着,发出低沉而洪亮的吼声,震得周围的积雪簌簌落下。
“大帅,这些畜生能驮动三百斤的粮草和兵甲?”福康安微微皱眉,眼中满是怀疑地打量着这些庞然大物。
为首的驯象师扎西恭敬地躬身说道:“大人,我们世代都在这雪山与丛林间穿行,
这些大象可都是得力帮手,它们驮着货物,在悬崖峭壁上如履平地。
不过大象需要驯服,它们脾气很暴躁。”
就在这时,一阵爽朗的笑声从队伍后方传来。“驯服畜生?这事我海兰察最在行!”
只见海兰察一把拨开人群,迈着大步,径直走到一头暴躁的公象面前。
这头名叫“巴图”的大象,此时正怒气冲冲地用象鼻不断地抽打着地面,象牙上还沾着不久前撞断的树桩渣子,可见它的脾气有多么暴躁。
海兰察微微一笑,解下腰间的酒囊,猛地灌了一口烈酒,然后将剩余的酒水,“扑”的一声泼向了大象。
大象被酒精刺激得勃然大怒,它长鼻一甩,如同一根钢鞭般朝着海兰察横扫过来。
海兰察丝毫不惧,身形一闪,如同一只敏捷的猎豹,巧妙地抓住象鼻,然后借力一跃,竟直接跨上了象背。
大象顿时疯狂地甩动身躯,想要将这个不速之客甩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