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一把抓过万言书,越看眼睛越亮,双手发抖,显然很激动。
当看到“变法成天下之治”那句,光绪突然拍了下桌子:“说得好!必须变法,祖宗之法守不住这江山了!”
翁同龢在一旁叹道:“可太后那边”
“太后?”光绪刚才的劲顿时泄了,眼神暗了下来,
“昨天请安时,她说祖宗家法不可大动!”光绪望着老师,“你说是不是太后允许我们小范围变法呢?”
翁同龢不知如何回答,只好保持沉默。
长春宫里,慈禧正慢条斯理地用银签挑着燕窝。
荣禄在一旁低声汇报:“那些举子闹得很凶,康有为还说要废科举、裁冗官,还说要学西洋技术”
慈禧把银签一扔,茶汤溅出几滴:“一群酸儒,读傻了不成?
裁冗官?那些旗人子弟喝西北风去?让他们闹,闹够了自会消停。”
她瞥了眼窗外,“告诉都察院,别把这些疯话递到皇帝跟前。”
公交上书终究没递到光绪手里,然而却象颗石子投进了死水,荡起了巨大浪花。
康有为、梁启超借着这股劲,在京城办起了《万国公报》,每期印两千份,专送官员府邸。
这天,侍读学士徐致靖拿着报纸闯进翁同龢的书房:“翁师傅,您看这康南海的文章,句句说到点子上!”
翁同龢翻了几页,眉头渐渐舒展:“这人才,得让皇上见见。”
几天后,光绪在颐和园召见翁同龢,没说几句就绕到变法上:
“师傅,前些日子那些举子的上书,真就没一点可取之处?”
翁同龢赶紧把康有为的主张拣要紧的说了,末了补了句:“此人虽狂傲,却有真见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光绪眼睛亮了:“叫他来见朕。”
可这话传到慈禧耳朵里,却变了味。
李莲英在一旁煽风:“听说那康有为是个愣头青,满嘴要革旧制,这不就是跟老佛爷您过不去吗?”
慈禧冷笑一声:“让他来,我倒要看看是何方神圣。”
1898年春,康有为终于得到了皇上召见。
养心殿里,光绪屏退左右,劈头就问:“康先生,变法当从何入手?”
康有为磕了个头,声音朗朗:
“先改科举!八股文误了多少人才?再办新学堂,学西洋技艺,练新军”
光绪越听越激动,突然拍板:“就照你说的办!”
据说当时驻京的外国记者,为光绪和康有为照了张合影。
而此时的慈禧,正坐在看戏台上,听着荣禄汇报:
“老佛爷,康有为给皇上出主意,要裁撤六部,取消八旗特殊优待,自食其力去种地!好多老臣都慌了。”
慈禧手里的佛珠转得飞快:
“裁谁都行,别动我的人。”她顿了顿,“告诉刚毅,盯紧点,别让他们闹出圈。”
“喳——”
荣禄刚转身,“记得看紧皇上,别让这些举子带坏了!”慈禧叮嘱。
“喳——”
台下的戏正唱到《长坂坡》,赵子龙杀得七进七出,杀得浑身是血。
慈禧眯着眼,忽然笑道:“这戏好看,就是不知道,曹操何时出现,没有曹操,赵云能活着出来?”
公交上书象一把利剑,撬开了晚清紧闭的门缝,变法的阳光挤进了门,好戏上场了。
喜欢请大家收藏:书海阁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