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风顺和高文革天天站在桥头,看着一趟趟的汽车驶过。
人多了,对生产区厂房和家属区住宅的需求也增加了,基建单位为此十分着急,施工人员加快了基建速度,完工交验的项目增多了。
金工车间厂房、439车间厂房先后交付生产车间使用,向阳街住宅全部完工,燕子沟住宅部分完工。
厂房和设备相继投入生产,企业进入了边生产边基建的阶段。
修路、平整场地不再需要那么多民工了,兰小柱与民兵团团长协调后,把大部分人员转到了铁路建设工地。
铁路工地从锦海市沿着辽西山脉延伸到韩河地区,全长310公里,计划修建33个火车站。
几万名民工在这310公里沿线的工地上一字排开,协助铁道兵在崇山峻岭中修路、架桥、挖隧道。
威宁县民工在团长的带领下奋战在工地,从锦东三线下来的民工没有回家,直接就近加入了程屯铁路工地。
程屯铁路是离锦东最近的铁路工地,施工项目包括隧道、桥梁、土方开挖、填筑压实排水以及火车站、专用线等。
该段工程有两个难点,一是隧道,程屯火车站东边有一座高山,由于山高,需要修建818米长的隧道;二是桥梁,程屯火车站西边是西张村南部程屯大队张沈小队的山间平原,为了跨过这片山间平原,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630米长的桥梁。
铁路建设指挥部决定在隧道和大桥之间修建火车站,火车站位于程屯后山。
规划中的火车站是四级站,有货运业务,需要建设专用线;有客运业务,需要建设候车室、售票室及职工宿舍。
程屯就在火车站南面的沟里。
这个村落不大,只有十几户人家,但它是公社领导办公的地方。
在不断的爆破声中,建设工作持续推进,人们满怀期待。
东边挖掘隧道,西边修建大桥,程屯火车站西三公里处正在建设这条铁路线上最高的桥墩。
在规划图上,铁路桥下的女儿河边有一条通向城里的公路,公路一直延伸到草尖岭的大坡处,女儿河在草尖岭的大坡处向东划出一道弧线,沿着山脚向东南方向流去。
铁路桥和草尖岭中间有一座跨越女儿河的公路桥,这座桥是为保障铁路施工运输物资而修建的。
兰小柱带领几十个人配合三大队日夜赶工,终于在雨季来临前确保了大桥通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通车前,兰小柱回到厂里参加了革委会常委会,会上提出举行一个通车庆典,宋东方表示同意。
通车那天,宋东方、包宏业、兰小柱、公社领导与火车站筹备组组长等一行人点燃鞭炮,几辆汽车驶过大桥,爬坡向铁路施工点驶去。
公路桥墩上,有兰小柱在水泥未干时写下的“程屯女儿河桥”。
通车庆典前,工人用红色颜料将“程屯女儿河桥”几个字重新描了一遍,鲜艳的红色在日光下格外醒目。
庆典当日,宋东方、兰小柱站在桥墩旁,让周红为他们拍照留念,记录下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
随后,他们一同乘坐吉普车返回厂里。
民工团多数人都离开了锦东,可兰小柱却留了下来。
他留在锦东协助宋东方领导政工、保卫等单位,同时还管理着留在锦东三线不足1000人的民工。
不过,与最初相比,他的工作任务已经减轻了许多。
这段时间,袁国岭却颇为为难。
随着人员增多,房子不够住,粮食、蔬菜、油料等物资也都成了难题。
房子正在建设,一时半会儿难以解决,大家挤一挤还能勉强应付,但食品问题却无法敷衍了事。他向县里求助,却只是杯水车薪。
袁国岭苦思冥想,觉得食品困难的根源不在食品本身,而是干部能力的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他想到了李春雨。
李春雨脑袋灵活、点子多,让他来处理此事应该可行。
不久后,李春雨来到后勤担任副科长。
李春雨到了后勤,了解领导的要求后,就给奎龙的一位朋友写了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