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吸一口,说道:“没什么其他问题的话,就先这样定了。”
一天后,高丰收准时交上了《关于子弟学校及革命群众体育文化活动场所广场建设的报告》。
领导们审阅后,对这份报告十分认可,但觉得活动场地的名字太长,职工家属难以记住,于是决定将其命名为“文革广场”。
袁国岭提到这份报告是高丰收撰写的,彭大军称赞道:“这小子还挺有水平。”
很快,安得志带着他的修建一、三组人员来到女儿河边,开始开挖基础。
基础选址有两处,一处与团结街街口横竖交叉,另一处与麻李沟沟口横竖交叉。
第二天,高丰收前往现场查看,惊讶地发现两处都已经建起了四面边坡锥体护坡。
高丰收疑惑地问:“是谁让在这儿建的?”
安得志一脸理所当然地回答:“你啊,你看你画的图。”
高丰收顿时无语,心想这只是个草图,怎么领导就直接交给他们施工了呢。
无奈之下,他只能想办法补救。
高丰收仔细测绘后,认为下桥处中间建两个桥墩比较合适,一来可以避开河道中央,二来能充分利用现有的预制板材料。
而上桥处宽度较大,原计划焊接拱桥的方案跨度过大,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考虑采用悬臂梁桥的建造方式。
他向王国庆请示后,告知安得志:“安师傅,下桥按照这个图施工没问题,但上桥就不行了,跨度相差太多。我的想法是根据河中央水多、边上无水的特点,中间不建桥墩,两边各建两个,具体尺寸按照我给的这张图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安得志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看,担忧地说:“我来的时候没带量尺,还有这情况啊。这图中间跨度可不小,现有的预制板长度恐怕无法保证桥梁合拢,能行吗?”
高丰收胸有成竹地说:“没事,中间让佟支书他们焊钢构,只要限制过重的车辆通行就行。”
“行,那我们就按这个干。”安得志爽快地答应了。
半个月后,桥梁主体顺利完成。
第二天,佟三枪带着人员、材料和设备来到河边,开始进行桥体的焊接工作。
星期日,阳光洒满大地,厂里组织三线职工家属齐聚女儿河东岸,共同为建设新的活动场地出一份力。
李风顺也满怀热情地加入了这次集体劳动,放眼望去,从平顶后山到麻李山,漫山遍野都是随风飘扬的红旗,职工家属们高唱着激昂的革命歌曲,干劲十足地抬着石头,清理着场地。
李风顺所在的班级负责捡拾小石子,还有其他班级负责将大块的石头打碎。
老师在一旁耐心叮嘱,这些石子要打得小一点,必须比鸡蛋还要小,这样才能用于学校教学楼的建设。
厂领导们也纷纷来到现场,参与到劳动当中。
宋东方在忙碌的人群中看到了高丰收,赶忙走上前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丰收啊,回头你去佟铁山家一趟,帮他设计一下新房。他家准备盖新房了,你在这方面有经验,多费点心。”
高丰收连忙点头应下。
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文革广场的建设进展迅速,很快就完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