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三线情怀金句摘抄 > 第63章 后勤2理发的难(第2页)

第63章 后勤2理发的难(第2页)

后勤终于可以认真地考虑如何保障三线的后勤工作了。

李春雨站在平房前,思绪万千。

三线建设初期,指挥部成立了后勤筹备组,三线的后勤和城里的后勤不同,它事无巨细,什么都管。

筹备组下设了很多单位,由于当时“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所有事务都以生产优先,后勤保障能力较弱,部分工作至今都还没开展起来。

就拿浴池来说,几千人生活在这条大沟里,却只有几个车间有浴池,职工洗澡还算方便,但家属洗澡就非常困难了。

想洗澡就得跑远路去车间,还经常因为锅炉坏了或者人太多而白跑一趟。

夏天还好些,到了冬天,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想干干净净地过年,矛盾就愈发突出,骂街、打架的事情时有发生。

除了洗澡难,缝纫和修鞋的问题也很突出。

以前在市里,这样的合作社很多,大家做件衣服、修个鞋都很方便。

可到了这山沟里就不行了,会做衣服的人还能自己动手,小孩子的衣服可以拿大人的改一改勉强穿,但要是想做件好看、精致点的衣服就没办法了;修鞋也是一样,自己做的布鞋坏了还能自己补补,可皮鞋、翻毛劳保鞋坏了,能自己修的人就不多了。

还有理发也让人发愁。

前几天,就因为理发排队有人插队,职工之间还打了一架。

理发这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是门手艺。

以前在城里,街巷到处都是理发匠,大家都没把这当回事,进沟的时候也没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没有成立理发店。

有些同志家里有理发工具,就左邻右舍互相帮忙剃一下。

宋东方会理发,也有理发工具,他喜欢给大家理发,所以领导之前都没为理发的事情操过心。

但其他职工家属就没这么幸运了,以前建设三大队的服务社有理发的,可近几个月三大队服务社的部分人员去了其他地方,暂停了对厂里职工的服务。

好在赵村有一家剃头铺,不过这是公社的集体单位,只有一名剃头匠。

赵村剃头铺每天工作八小时,和工厂的工作时间一样,剃头匠不休星期日,休星期三。

每到星期日,来理发排队的人就特别多。

周山、吴权周日闲来无事,去找高文革、李风顺玩,得知李风顺和哥哥李雷顺一大早去赵村排队理发,便也跟了过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风顺排在哥哥身后,他后面是于志歧,两人已经很久没见面了,今天一见面就聊得热火朝天。

这时,周山、吴权、高文革来了,李风顺以为他们也是来理发的,便让他们赶紧排队。

高文革连忙说:“我们不理发,就是他们找你玩,非要来这儿。”

于志歧身后有个人听到了,嘟囔道:“这群孩子真是闲得没事干,星期天干点啥不好,跑这鬼地方来。”

周山听了心里不高兴,反驳道:“你说的什么话,我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关你什么事?”

于志歧笑了起来,问李风顺:“这是谁啊?”

李风顺便逐一给他们做了介绍。介绍完后,于志歧身后那人问高文革:“你小子是计划老高的儿子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