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集体办和家属办早已入驻老学校,占据了不少房间。
此次组建缝纫组和印刷社,依旧是这些人参与,房间占用愈发紧张。
郑维岩查看完设备,来到老学校院子里,却发现几乎没有可供选择的场地和房间了。
张东强看着面露难色的郑维岩,顿时火冒三丈,冲着两名组长大声呵斥:“你们这两个单位,项目八字还没一撇,占这么多地做什么?赶紧让出一部分来!”
一名组长赶忙解释:“领导,我们占的这些地方和房间都有实际用途,实在腾不出来。况且,炼钢轧钢又脏又乱,离我们太近也不合适啊!”
“那该如何是好?”张东强一时没了主意。
就在众人僵持不下之际,郑维岩站出来说道:“领导,不用让她们腾退。我只需一两个房间,在墙外给我一块地,帮忙修条路,搭个棚子,接通动力电便可。”
江志华将郑维岩拉到一旁,低声询问具体想法,听完后点头表示同意。
众人四处寻觅,最终在八王沟沟口扒开一段围墙,找来几块预制板搭建了一座简易小桥,修出一条可通汽车的道路。
在围墙外十几米处,建起简易围墙和棚子,拉来一台夹板锤,并在棚内修建了加铁炉。
机电部门迅速行动,接通动力电。工厂方面也提供了铁屑和小废铁。
郑维岩通过佟铁山,从西张村挑选了十三名临时工,又从供应部门借来了焦炭。
开工前,马保华带着徒弟们对临时工进行了多轮细致培训,耐心讲解每个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亲自示范标准操作流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终于迎来开工之日,马保华和徒弟们站在一旁,专注指挥临时工们作业。
只见五名工人手持大铁钩,仔细清理铁屑中的杂质,随后将清理好的铁屑钩至加热炉旁。
另外三名工人负责点火,小心翼翼地将铁屑投入加热室。
待铁屑被加热至樱红色时,工人们迅速用铁锹和钩子将其送至夹板锤下方的模槽中。
随着电机启动,锤头重重落下,经过数次锤打,铁屑逐渐成型为块状。
最后,工人们将成型的铁块钩至一旁,让其自然冷却。
一周后,他们生产的轧钢产品顺利销往县物资回收单位。
谢云旺和宋东方得知这一消息,十分满意,对郑维岩等人的工作成果予以高度评价。
然而,当轧钢项目已产出产品时,缝纫组和印刷厂的组建工作却进展迟缓。
张东强每日催促,却依旧问题不断,不是设备短缺,就是原料不足,再不然就是缺少熟练技术工人。
此时,劳动竞赛已开展一个多月。
纪广才决定组织一场竞赛交流会,将会场设在镀锌车间厂房外的空地上。
交流会上,各单位踊跃发言,分享劳动竞赛中的经验与成效。
半数单位相继发言,而作为会场所在地的镀锌车间,却未被安排发言。
会议结束,各单位人员陆续散去。
镀锌车间的同志们在协助工会同志拆除会议设施时,不禁抱怨道:“纪领导这安排,可把我们单位职工搞懵了。”
工会同志笑着解释:“懵就对了。你们想想,别的车间在劳动竞赛中开展得如火如荼,可你们车间的流动红旗却没怎么见着。纪领导已经很给面子了,没直接批评你们,而是把会场设在这里,就是想让你们听听各单位的竞赛成果与亮点。不过,纪领导的脾气你们也清楚,要是再不奋起直追,下次可就没这么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