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内部的广播新闻,总是聚焦锦东的发展、进步,一桩桩喜事,让人每日都能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氛围。
反复播报的革命斗争事迹、好人好事以及先进人物,如同一股清泉,洗涤着人们的心灵。
职工们听着广播吃饭,伴着革命歌曲上班。
每天早上7:30,冲锋号准时响起,一天的工作与学习便拉开了帷幕。
此后,人们无需依靠手表和收音机,只需依据广播不同时段的节目,便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然而,杨家妮却有些例外,她的手表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毕竟医院的倒班作息时间与广播并不一致。
广播站启用后,每天早晨6:30,广播声准时响起,周山总会条件反射般地从睡梦中醒来,迅速穿好衣服,跑到旱厕一边解决生理需求,一边收听新闻。
他如此热衷于听广播,实则是想在同学面前显摆自己知晓的事情多。
白天,他总会找机会和同学们讲述自己听到的新闻。
吴权也听新闻,可总是记不住。
吴权笑着说,自己脑子里整天琢磨生活中的小窍门,还得意地宣称学会了推刨子。
周山觉得这挺实用,便跟着学了几天,可无奈手艺欠佳,刨过的木头非但不平整,反而坑洼愈发明显。
吴权打趣道:“你呀,不是干这活儿的料。”
周山挠挠头,自我解嘲说:“干活多累人啊,还不如跟大伙唠唠嗑。”
于是,周山离开吴权,又去找李风顺、高文革和刘远胜,兴致勃勃地讲述自己听广播的见闻。
大家静静地听着,尤其是刘远胜,听得格外认真。
可刘远胜这人心思狡黠,他听的目的竟是挑错。
听了一会儿,他便会忍不住开口:“瞎说,又瞎说了,我也听广播了,根本不是你说的那样……”
每次被刘远胜这般反驳,周山都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心里暗暗发誓,以后可不能再这么瞎说了。
可到了第二天,他却又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依旧兴致勃勃地和大家分享广播里的事。
这天,刘远胜没来。
李风顺和高文革听周山讲述时,没有像往常那样挑错,这反倒让周山心里直发虚,暗自嘀咕:是不是自己说得不对呀?
原来,刘远胜没来,是因为他爸爸生病了。
刘玉峰近期左腿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当地医生也瞧不明白,建议他去市里大医院检查。
到了市里,一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是癌症。
医生严肃告知,现在截肢,或许癌细胞还不会扩散;若不截肢,一旦扩散,就只能等死。
刘玉峰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听从医生的建议,接受了截肢手术。
喜欢三线情怀请大家收藏:()三线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