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三线情怀金句摘抄 > 第161章 大海5古城很沧桑(第1页)

第161章 大海5古城很沧桑(第1页)

眼前的城墙巍峨壮观,高耸入云且绵延悠长。

周伟向他们介绍道:“这可是明朝时期修建的城墙,距今已有500年历史了。”

贾新艺不禁感慨:“哇,实在是太久远了!”

他们沿着城墙,朝着南关方向走去。

没走多久,便停住了脚步,前方的路被阻断了。

原来,城墙有一处已然坍塌,坍塌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玉米地。

周伟无奈地说:“也不知道这城墙啥时候塌的。本来想着绕到南关,从南关进城,再从东门出去,这样顺路。现在看来不行了,咱们回去吧,从东门进城,你们在城里逛一圈后,按原路返回。”

众人回到原点,走了四十余米,便看到了东门的瓮城。

这瓮城形状奇特,犹如螃蟹的大钳子,紧紧护卫着城门。

瓮城里,有几户人家借着瓮城的地势搭建了住房,还用木条和墙砖垒起了半米多高的院墙。

瓮城尽职尽责地守护着城门,城门上方修筑有箭楼,那是一座两层的楼阁,虽历经岁月洗礼,显得破旧不堪,但重檐歇山顶的建筑风格,依旧彰显出雄浑大气,让整段城墙更添雄伟壮丽之感。

瓮城中央,铺着一条石子路。

周伟走到此处,停下了脚步,掏出一根烟点上,说道:“你们进去逛吧,我回车上等你们。”

走进城门,城内的建筑布局规整了许多。

一条十字形的主干道,将整座城清晰地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域。

每个区域内,又有多条平行的小路纵横交错,再细分出若干胡同。

在每一个路口的院墙上,都挂着木牌,上面用醒目的红字写着:东一胡同、北二胡同、南三胡同、西四胡同。

他们一边走,一边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看到了北四胡同的学校、西三胡同的医院、东二胡同的政府大院,还有南一胡同的新华书店。

整座城内,清一色的平房,唯有位于城中心的鼓楼,稍显高大突出。

鼓楼的位置恰到好处,与四个城门的距离近乎相等,均为250米。

鼓楼巍峨耸立,高度甚至超过了三线的二层简易楼。

鼓楼下层是砖石结构的无梁拱券式墩台,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一个门洞,相互连通。

几位老人悠然地坐在马扎上,靠着门洞乘凉。

周山走上前去,礼貌地问道:“老爷爷,这楼能上去吗?”

“能,西边有楼梯。”老人微笑着回答。

众人来到西墙,离地一米多高的地方,有一个两米左右的洞口,洞口下方垫着几块巨大的石头。

他们手脚并用地爬上石头,钻进了门洞。

门洞里有楼梯,只是那破旧的石梯坡度很陡,里面弥漫着一股骚臭味,光线也十分昏暗。

大家小心翼翼地借助着上方透进来的微弱光线,摸索着向上攀爬。

转了一个弯后,终于登上了钟鼓楼。

然而,楼上的景象却让人有些作呕,垃圾遍地,有粪便、尿液,甚至还有带着血迹的女人月经布,脏乱至极。

他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躲避着垃圾,在鼓楼上缓慢走动,放眼望去,城内许多街景尽收眼底。

在西南角,百米开外,一片低矮的平房中间,有一处院落,院门口红旗飘扬,院墙上写着“人民医院”四个大字。

西北角,同样百多米远的地方,在一片破旧平房的北面,有一个大大的院落,院墙上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再往北,是一片小树林,树林外,几段城墙已经塌陷。

东北角,排列着许多规整、干净的大院落,每个院落中都有红旗随风飘扬。

东墙外,便是那雄伟壮丽的首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