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可能赵桓他”他喃喃低语。
宗翰见他神色变化,嘴角微扬,索性顺势坐下,语气也收了几分逼迫,改为缓缓劝说。
“张大人,你早就听过临安那位可能是假的,对吧?”
张宗昌没有吭声。
“是不是你自己也怀疑过?靖康一役之后,赵桓生死不明,宗室上下被掳一空。可临安那边,突然就蹦出个赵恒,你说咱们大金怎么可能会把大宋皇帝给放跑了呢?”
“你是中书门下的人,朝议时可有人对这人身份提出质疑?”
张宗昌咬紧牙关,终于开口,“当然有人我也怀疑过。”
“可你知道那时候是什么局势?金兵南下,汴京破城,百官尸骨未寒。宗泽请命勤王,李纲举义立政,我们需要一个皇帝。”
“我们没得选。”
宗翰冷哼一声:“所以你们就认了一个假的?”
张宗昌一时间无言。
宗翰却不打算放过这个突破口,他将那封赵桓亲笔信按在案上,语气带着一丝劝诱:“真赵桓就在我这儿,好端端活着。你现在登基,不是欺君罔上。”
“你要做的,只是守住赵桓的位置,代他理政,而赵恒那个假皇帝才是真正夺位乱政的人。”
张宗昌闭了闭眼,双手颤抖地按住案边,喃喃低语。
“我不信”
宗翰没有急着逼迫他,只是转头看向帐外,朝亲兵使了个眼色。
不多时,营帐帘幕一挑,一人缓步而入。
张宗昌心神未定,本未察觉,直到听见那脚步声中有铁镣轻响,眼皮微跳,循声望去。
那人面色苍白,身形消瘦,一袭旧袍,鬓角微白,双眼低垂,仿佛已无太多生机。
可就在对上那人的眼神一刻,张宗昌猛地怔住了。
那张脸他不是没见过。
那眼神,那神态,尤其那一对微微上挑的眼角,简直刻在了张宗昌记忆里。
他猛地起身,声音都带了颤:“你你是”
赵桓望了他一眼,轻轻开口:“宗昌你还记得朕吗?”
张宗昌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来。
“靖康之后,朕被软禁于金帐,如今却连一句我是赵恒都要靠他人证明。”
他一拱手,俯身低语:“宗昌,你若不信,那这个世上,便真的没人相信朕的正统了。”
张宗昌脸上已无血色,腿一软,“扑通”跪倒在地。
“臣、臣罪该万死——”
“那日靖康之耻,是我等失守之过;今竟不识圣颜,是我罪上加罪!”
宗翰在一旁淡淡看着,并不出声。
气氛一度凝重得令人喘不过气。
赵桓伸手,亲自将张宗昌扶起,“宗昌,朕并非责你。”
“你若真是奸臣,也不会今日还跪着说这些。”
赵桓轻拍张宗昌的手背,语气低缓,却带着一丝真切。
“朕本不愿再出来面对你们,但如今这天下已不能再让一个假的皇帝在位,否则,朕有愧列祖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