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老奸巨滑啊。袁术心里歪歪。一起走进大门……
听到女儿将此行的目的道出。蔡讽心思活跃了起來。尤其是刚才的误会。蔡讽也知道是自己鲁莽。自己的说法也是难以自圆其说。于是。为了袁术的事情开始忙活起來:
“不知道晋王所说的世家大儒是指哪一类人。或者说晋王已经知道有哪些人。”
“额。这世家大族当世大儒还要分类。”袁术郁闷极了。要不是对方是自己的岳父。袁术真的怀疑对方在捣乱搅局……
“夫君有所不知。荆州是世家大族的集中地。就襄阳一郡。世家大族多不胜数。这些世家大族子弟都是自幼学习。家家学风鼎盛。有的甚至是博古通今……”
博古通今。在老子面前敢称博古通今。袁术歪歪一下。眼睛一瞟。这个小动作被蔡彤看在眼里。不禁莞尔一笑:
“当然夫君除外。因此父亲才会有此一问。所谓世家。不说多了。几十家怕是有的。就襄阳一地。就有蒯、蔡、黄、马、向、杨、习、等大族。各家大族都有成名的大儒。夫君这么一问。难不成让父亲一一唤來询问。因此。父亲才会有此一问。”
听到蔡彤的解释。袁术知道自己冒失了……
“咦。恰才彤儿说道马家向家。难道是马良向宠。”襄阳的世家大贤。袁术自然不知道有多少有哪些。但是“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这句话在三国里看到过。里面有个叫马良的。其次。当年上初中时。老师要求背诵猪哥的《出师表》里面有一句“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因此就记得这两个名字……其他就只知道蒯蔡二家和庞黄二家了。不料袁术此话一出。蔡讽大惊:
“此马良年仅五岁。向宠年仅三岁。不知晋王何处得知此二人贤名。”
蔡讽这么一问。袁术顿时卡壳了。袁术只知二人都是襄阳人。可是对于历史上这些名人的出生年份却不知。幸好不是还沒有出生的。不过。袁术有急智。岔开话題道:
“岳丈真见外。难怪刚才会有误会。原來从來不把我袁术当作一家人啊……”
听到袁术这么一说。蔡讽倒还真着急了。自己哪有不把他当作一家人啊。加上袁术提到刚才的误会。更加担心……
“父亲。你也真是的。夫君怎么也是您的晚辈。一口一句称呼您岳丈。您却一直称呼官衔。确实好生分。难道父亲就不能随意一点。唤一声仲和。非得搞得想官场一样。”
听到女儿的数落。蔡讽不是滋味。为父不也是为了现实尊重么。当年他还只是一个三四品的将军。能跟今日相比么。不过。身为一族之首。机变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既然仲和知道马良和向宠。奈何不知有向朗杨仪。”
向朗。袁术有些印象。但是不熟悉。但是杨仪怎么会不知道。害死魏延的罪魁祸首。制造千古奇冤的人。不过。袁术也对杨仪有过了解。有才能。但是德行差了一点。在古代。沒有心理学一说。因此。有人偏激也很常见。许攸、廖立、都是这样的人。法正也有些。不过后來改正了……
于是袁术煞有介事的扳起手指头。口中念念有词。好像在预测什么……
“嗯。是有这么两人。只是向朗年纪不小吧。杨仪倒是年纪不大。”
袁术不能说自己啥都百算百中。向朗好像是向宠的叔父。杨仪能在后來斩杀魏延。那现在就应该也不大……
“仲和。这些您从何得知。向朗今年二十有五。杨仪也确实年幼。”
“此乃谶纬之术也。小婿也只是略得皮毛而已。不知岳丈可知前右车骑将军朱儁朱公伟将军在何处不。”袁术不想在这个问題上多纠缠。立即把自己的目的说出來。
“哦。我知此人。仲和等人讨伐董贼时。此人曾经也在荆州募集义军。但是荆州士人不想卷入战争。因此。他沒有成功。此人应该还在襄阳。我这就立即派人前去打探。”
说着。蔡讽立即吩咐下人去寻找。
一路虽说平安。但还是劳累。还虚惊一场。袁术有些困意。下去休息。留下父女交谈……
“父亲今天真的好鲁莽。也怪女儿沒有说清楚。要不真的要枉费夫君的一片真情了……”
蔡彤叹道。蔡讽自然明白其中必有自己不知道的情节。急问为何。
“夫君曾与麾下众兄弟言。袁蔡甄贾祝融五家为一家。今天幸好……”
“什么。五家为一家。难道晋王要……”蔡讽惊讶道。
“又喊‘晋王’。夫君确实这么说啊。夫君当初只给了我们蔡家酒业。但是夫君还有纸业、肥皂业、以及益州的王家现正在经营的翡翠和紫檀木业。这些。夫君都打算跟我等几家一起分享。看夫君的想法。似乎还有更多宝贝沒有拿出來……”
“啊……”蔡讽大惊。跌坐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