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顾庆之叹气,太上皇这是要cpu皇帝啊。
&esp;&esp;“陛下,若是爱吃两个菜就能被人控制……这得是三四岁的孩子吧?六岁无论如何都该知道反抗了。况且人一顿就能吃这么多,不吃自己喜欢的,难道要吃自己不喜欢的?这不是找罪受?”
&esp;&esp;“庆之说得极是。”皇帝赞同道。
&esp;&esp;“而且,就像臣爱吃鸭子,那我府上的厨子,自然就会全力钻研鸭子的菜,那我吃到的鸭子就更好吃了。”
&esp;&esp;皇帝笑得打了个嗝,“诶呦,在你面前失态了。”
&esp;&esp;气氛很是和谐美好,直到紧锁着眉头,又把脸绷起来的全公公再次出场。
&esp;&esp;“陛下。”全公公把头深深低了下去,“顺天府尹求见,说——说宛平县捕快状告安国公科举舞弊!人已经带来了,就在宫外候着。”
&esp;&esp;“什么!”依旧是这不可置信的两个字。
&esp;&esp;皇帝飞快从桌子后头转了出来,不过两步,他就有了主意,“宣内阁学士,六部尚书,还有大理寺跟都察院的人,还有尹恩立,把他也叫来!调五百锦衣卫来待命!再去叫潘勇,叫东营的人来——来一千!”
&esp;&esp;全公公一路小跑出去,皇帝看着顾庆之,叹道:“他们又要生事……八成是为了林如海的同考官。庆之是锦衣卫,能沟通考场内外的,若是告了你,你老师林如海怕是要避嫌辞去同考官的职位了……”
&esp;&esp;皇帝冷笑一声,“以为朕查不出来?林如海治《礼记》,只看原先定的名额,排在他后头的人是谁,就知道了!”
&esp;&esp;古代也是有应急预案的,为了避免突发事件,考官人选也是要往后再列两个的。
&esp;&esp;皇帝思考片刻,“去把阮泽成跟何春开给朕叫来!”
&esp;&esp;这就是两个排在《礼记》这一房阅卷官后头的官员。
&esp;&esp;顾庆之也想了想,他一向都是按照利益最大原则来找嫌疑人的。
&esp;&esp;能搞出这么大的事情……“北静王?”
&esp;&esp;皇帝眉头一皱,冷哼一声,“若是他做的,手段必定干净,先审了再说!朕这次要好好扒他一层皮!”
&esp;&esp;最后还真成了迫害安国公
&esp;&esp;顾庆之陪着皇帝一路往御书房去,皇帝叹气道:“朕想过的,除了北静王,太上皇的嫌疑更大。”
&esp;&esp;“开科取士,原本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太上皇不想大权旁落,又想打击朕的威望,上次开科,他就多番阻挠,连主考官都要安排他的人,就为了压朕一头。朕还记得刚登基第二年,朕说要开恩科,他还暗示朕,恩科取的士都是投机取巧之辈。北静王……应该没这么大的胆子。”
&esp;&esp;“所以太上皇到了今天这个地步,真的是咎由自取啊。”顾庆之劝道,“而且这也不是不想大权旁落,这是在垂死挣扎。”
&esp;&esp;“若是太上皇做的,朕——太上皇动摇国家根本,罪无可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