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铺子这边他也不能总过来,正好有这个机会告诉别人,他也不是好惹的。
以后谁在敢过来找麻烦,得先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小李同志,前面那个铺子是我们的,有几个小混混过来在捣乱,非要收什么保护费,不给就砸东西又要打人的……。”
说话间他们走到铺子这边,围观的人群看到有穿制服的过来,主动让出一条路。
后面的话都不用赵东多说,就见蛤蟆鱼干散落一地,胡母披头散的坐在铺子门口,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抓的。
赵红正拉着害怕的闺女站在铺子里。
三个穿的花里胡哨的青年,一副天老大地老二我老三的样子叼着烟站在铺子门口。
这副场面比任何话都来的更真实,更有说服力。
小李同志是个好青年,正义感爆棚的年纪最是见不得这些欺负弱小的场面,上去一句废话没有,三下五除二的就把小混混都撂倒在地。
看的出来是个练家子。
一起过来的人也上前,把铺子捆鱼干的麻绳拽了一些下来,熟练的给小混混的手脚都捆了起来。
小李同志看着倒在地上的怂蛋一人给一脚,回头问他:“东子,这些人不像惯犯啊?你是不是惹到人了?”
“不能啊,我天天在村里,镇上一年也来不上几次。”
这更坐实了前面的猜测。
围观的那些人这时候也不害怕了,纷纷往前面凑伸着脖子看第一手热闹,有那胆子大的人甚至还拍手称快,
“打的好,这帮不务正业的人就得给他们点教训,人家婆媳俩起早贪黑的带孩子过来卖货多不容易,他们大嘴一张就要钱。”
“对啊,这些小混混现在真嚣张啊,赶紧都抓进去吧……。”
……
“东子……。”
看到亲人赵红害怕的情绪到达顶点,红着眼眶走到他身边,赵东伸手轻轻拍了拍大姐肩膀安抚。
“没事了,他们动手了吗?”
赵红摇摇头小声的和他说道:“没有,我婆婆的头也是自己扒拉的,想着这样有好心人看不过去也许能帮忙。”
胡母见这两个穿制服的和赵东认识,有靠山胆子更大了起来,直接从地上一跃而起。
“同志啊,这帮天杀的要断了我们的活路啊,你可不能放了他们,抓进去都给他们抓进去,直接拉去枪毙吧……。”
在他们平民老百姓眼里,只要是穿制服的那就都是公家人。
啥事都归他们管,只要喊冤就对了!
两个孩子也感受到气氛不对,紧紧的抓着绳子不敢乱动,眼睛叽里咕噜乱转的那个样子,应该是没害怕。
现在镇上、市里的治安不好,和80年代开始大批的知青返城有很大关系,他们直接导致工作岗位不足。
知青和这个时间点要工作的镇上青年,没有工作岗位接收,就成了镇上闲逛的无业游民。
但是他们也要花钱啊!
没钱就会成群的集结在一起,想些来钱快的门路,镇上的聚众闹事、打架斗殴、偷、抢等事件直线上升。
有的人被关进监狱出来后还特别自豪,在一群小弟中被称为“大哥。”
黑历史,被认为是他们的功勋印记……。
各个部门严打,搞出各种措施像全国报纸刊登典型案例,希望起到杀鸡敬候的作用,然并无卵用,地方上的基层人谁有那时间看报纸啊。
有时间看报纸的,人家那都是有钱、有权、有闲,安排自家孩子上班,一句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