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鱼仓留出来的空间特别大,装个几千上万斤的货,问题不大。
赵东在船上这摸摸,那看看的。
根本就舍不得下船。
这条船是配了冷藏室的,不然价格上也不可能这么贵,就是自带制冷压缩设备,开启后,冷藏舱运转起来就会保持舱内低温运行。
就像冰箱一样。
不用像现在他们开的船那样,天天要买冰块,更不用担心在海上漂的时间长了,冰块融化掉。
现在一些大的船只也都有冷藏室,不过那就特别简陋了,只是一个铁皮密封的空间,然后要自己在制冰厂买冰块放进去才能起到冷冻保鲜的作用。
赵东上船的那时候两种船都跟过,其中利弊都清楚,所以果断的选择多花点。
短途买冰块,远途开启冷藏室。
出深海鱼获多,可不能在保鲜上掉链子,那损失的都是实打实的票子,钢制渔船保养的好,用上个二三十年轻飘飘。
就算是出手,也能大赚一笔。
赵东记得其中跟过的一条船,不知道什么原因被法院拍卖,都用过六、七、八、九年了,还能拍出四百五六十万的价格。
就算现在的一块是那时候的一百块吧,四五百万这么换算一下,也相当于四万多块呢。
他这渔船才花了六万多买的,越想赵东越高兴,即使用了几年卖掉,也赚了不少。
赔的那点就算折旧费……。
当然,实际上不能像赵东想的那样简单粗暴的算,毕竟后世的大型渔船上像“探鱼器、卫星通信”等,这样先进的设备,他这条船可没有。
后世的渔船动辄几百上千万,除了通货膨胀,就是附加了这些科技成本。
现在这么想想,单纯的自己逗自己高兴而已。
赵东又围着渔船仔仔细细的看一圈,边边角角的地方也都没漏下,这条船好多机器都安装上了,多余出来没安装的线路,应该就是要等的那些机器。
现在看,这条船的主体基本上都完成了,确实是只要机器到了,安装上调试一下就可以交付。
“操,想想就不可思议,这么条深海怪物是我的船?”
“呵呵呵……。”
“而且还马上要交付了,我可以开它弛聘海洋,就以现在的海资源来说,……啧啧啧……,发家致富指日可待……。”
自言自语的说着说着,赵东突然顿住了,“玛德,现在货款还差好几千块呢。”
从嘻嘻到不嘻嘻,就是转瞬间。
现在渔船早点造好,是好事,也是不那么好的事……。
这一段时间,赵东大概估算一下,差不多赚了有三、四千左右,那还差六七千的缺口。
借怕是借不到了。
这年代一分钱都掰两半花,六七千啊,有的人家掏空家底也拿不出来,赵东想着要怎么弄这笔钱呢?
还没等他想出来个一二三四呢,那边几个人都看完了。
其实也没啥好看的,都是东一堆,西一块的零散部件,连渔船的主体都没有,他们也看不出个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