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乌奚奇的分析,乌离茅塞顿开,恍然道:“儿懂了,儿这就收拾行囊,马上带人去东海诸郡。”
随后的事实,更让乌离对自家老爹佩服的五体投地――阿耶,您老真是太神了。
这话还要从乌离出京奔赴东海开始说起。
话说乌离领了父命,带着二十个乌家培养的伶俐小厮,骑快马往距离长安较近的渤海郡和沂州而去。
来到山东境内,乌离便将二十人分作两队,自己带领一队,前往沂州;另一队则有管家的儿子带领,前往渤海郡。
且说乌离一行十一人日夜赶路,好容易来到了沂州沿海的某个村落,寻了个临时的住处,乌离便给十人分配了差事,命他们四处探访。
俗话说,蛇有蛇路、鼠有鼠道。
乌离带出来的二十个小厮,皆是乌家细心培养的未来掌柜,个个机灵能干,心活眼尖,且极会寻找商机。
来到沂州的十个人,被撒出去小半天,便有一个叫丁大的,喜气洋洋的跑回来报信。
“大郎,某在前方渔村发现了个来自东海海域的商人,他载了上千石的粮食来咱们大唐……”
乌离一听,惊喜万分:“这是真的?等等,他运来的都是什么粮食,是粟、麦,还是稻?”
丁大擦了擦额上的汗,喜滋滋的说:“是稻,另外还有一种咱们从来没见过的粮食,肖义,哦,就是那粮商说,那东西叫‘玉米’,人能吃,也能喂牲口。”
乌离听了这个喜讯,高兴的只捶掌心,急声道:“那粮商呢?快引我去见他!”
丁大哎的一声答应了,麻溜的领着乌离来到渔村外的海边。
“这、这是海船?”
乌离头一次看到这么庞大的海船,足足比渔村里渔民用的大好几倍。
原本乌离还有些担心,怕丁大是在夸大其词,肖义可能没那么大的实力。
但瞧了这海船,他心中最后一丝怀疑也淡去了――能有这么大的船只,足见对方的实力之雄厚。也只有这么大的海船,才能乘风破浪,不远千里来到中土。
“肖郎君,肖郎君,吾家小大郎来啦!”
丁大请乌离在岸边站定。他则一边喊着一边往船板上跑。
不多会儿,就见丁大领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青男子,一路朝岸边走来。
乌离眯着眼睛,仔细打量那男子,只见他身材魁伟,五官深邃,竟有些异域人的模样,且头发并不长。只及肩膀,也没有绾发,单凭这一点,乌离就可以推断出。这人绝对不是中土人士。
“大郎,这位就是肖义肖郎君,来自东海的太仓岛。”
丁大根本不知道那个什么太仓岛是个神马地方,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肖义的讨好――郎君(即乌奚奇)说过,只要能给他们带来利益的人,不管来自何方,是何出身,都是他们最尊贵的客人。
乌离有礼的向肖义率郑“某乌离。见过肖郎君!”
肖义也回了个礼,但在乌离看来,他的吕癫2还娣叮这让乌离更加确定此人不是唐人。
“肖郎君此番来中土,是行商,还是探亲访友?”
乌离还是很能沉得住气,他必须问清楚对方的来意。
肖义五官的线条很分明。显得他帅气十足,但又散发着一股冷意。
他微微扯动了下嘴角,露出一丝勉强算是笑容的表情,道:“行商。我这里有一船的粮食,想运到京城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