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蜚语,像野草一样疯狂滋生。工人们的恐慌,逐渐演变成了对赵兴邦的质疑和埋怨。
就在养殖场里乱成一锅粥的时候,赵兴邦和刘婆婆闻讯赶到了。
“都吵什么!乱哄哄的象什么样子!”刘婆婆一进场,就厉声喝道,她那威严的声音,暂时压住了工人们的骚动。
赵兴邦则快步走到出现病鸡的鸡舍前,蹲下身子,仔细地查看那些鸡的征状。他的脸色很平静,没有丝毫的慌乱,仿佛眼前的一切,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李秀兰躲在人群后面,冷冷地看着这一幕。
(装!你就继续装吧!我看你能装到什么时候!等所有的鸡都死光了,我看你还怎么笑得出来!)
“兴邦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是不是真的要闹鸡瘟了?”一个工人焦急地问道。
赵兴邦站起身,拍了拍手,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他洪亮而沉稳的声音,清淅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大家不要慌!”他说道,“我刚才看过了,这不是鸡瘟。”
“不是鸡瘟?那是什么?”
“就是前两天下了大雨,天气突然转凉,有些鸡身子弱,受了凉,吃坏了肚子而已。”赵兴邦用一种轻描淡写的语气解释道,“说白了,就是有点水土不服,拉肚子了。不是什么大问题。”
水土不服?拉肚子?
这个解释,让工人们将信将疑。
李秀兰在人群里,差点笑出声来。
(水土不服?亏他想得出来!那可是城里领导给的特效药,能让你水土不服?真是死到临头了还在嘴硬!
“大家放心,”赵兴邦的声音里,充满了强大的自信,“这个问题,我能解决。我手里,正好有专治这种毛病的秘方。大家先回各自的岗位,把还没生病的鸡都看好。刘阿婆,你找几个手脚麻利的,跟我来。”
说完,他便转身朝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工人们虽然还是半信半疑,但看到赵兴邦那胸有成竹的样子,他们慌乱的心,也稍微安定了一些。
赵兴邦回到办公室,当着刘婆婆和几个工人的面,从一个上了锁的柜子里,取出了一个用布包着的东西。
他将布包打开,露出了里面那株散发着莹莹绿光的“清瘴草”。当然,在别人眼里,这就是一株长相比较奇特的普通野草。
“兴邦,这是”刘婆婆疑惑地问道。
“这是我一个老战友送的草药,专门治牲口拉稀的,效果特别好。”赵兴桑随口编了个理由,然后便拿起一把小刀,从清瘴草上切下了一小片叶子。
他将这片小小的叶子,放进一个大木盆里,用一根木棍,仔细地捣成了墨绿色的汁液。然后,他往木盆里倒满了从井里打来的清水。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