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味一番后,他品鉴道:“黄山春茶名不虚传,只是刘刺史煎茶手艺差了些,白瞎了这一炉好茶。”
“哈哈哈,李大夫是个妙人。”
刘靖哈哈一笑。
此人确实像胡三公所言,随心所欲,肆意而为。
旁人可能不喜,但很对刘靖的胃口。
李振自嘲一笑:“可惜旁人只觉本官性情古怪,乃是哗众取宠之辈。
这个时代,讲究三思而后行,说话也是如此,别人问什么,张嘴便答,脱口而出,这种人会被认为过于轻浮,说话不过脑子,因而无法托付大事。
不管是胡三公还是杜道长,又或是张贺等人,说话语速都不快,且答话之前,往往会沉吟一两秒,这就是所谓的思而后言,乐而后笑,义而后取。
所以,如贾谊、祢衡这类人,往往被大众所不喜,才会被冠以狂生之名。
刘靖轻吟道:“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彩!”
李振双眼一亮,一拍大腿道:“只此一句,当浮一大白,换酒来!”
刘靖当即吩咐道:“来人,上酒!”
很快,婢女便端来一壶酒。
“请酒!”
“请!”
两人碰了碰,随后一饮而尽。
一杯酒下肚,李振说道:“刘刺史虽年少,却颇得吾心,若非早早遇到梁王,吾定然投奔于你。”
这是真敢说啊。
刘靖打趣道:“眼下也不晚。”
“不成。”
李振摇摇头,正色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梁王于我有知遇之恩,忠臣不事二主,岂可转投他人。”
不得不说,此人虽性情古怪,狂放不羁,却忠贞不二,颇具东汉末年‘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的浪漫。
“李大夫忠肝义胆,当饮一杯。”
“请!”
连喝两杯之后,一旁随行的黄门终于忍不住了,凑到李振耳边,小声提醒道:“李大夫,还未宣谕呢。”
李振一拍脑门,终于想起了正事,说道:“劳烦刘刺史召集郡城官员,本官要当众宣读圣谕。”
刘靖点头道:“官员俱在,还请李大夫移步府衙。”
“走,回来再喝。”
李振说罢,起身穿上靴子。
刘靖有些哭笑不得,领着他一路出了刺史府,首奔府衙而去。
此刻,府衙一应官员胥吏在胡三公的带领下,己经候在府衙外。
见刘靖与李振联袂而至,立即迎了上去,躬身见礼:“下官见过天使!”
“不必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