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万岁爷,说好了,是茹家女,朱沐临死前定下的,估摸着余大人这次从草原回来就要完亲了!”
万历深吸了一口气:“忠诚伯茹瑺的茹家么?”
“是!”
万历听到余力要完亲,笑了笑:
“完亲是大事,君子要成人之美,小子偷走我一个碗为不美。
去,把那一套不全的瓷器送到长安去,算是朕的礼物,刚好齐齐美美!”
王安见万岁心情不错,笑着打趣道:
“一定是可以写在史书上的美谈,君王和臣子之间的雅趣!”
“你这张嘴啊~~”
见万岁爷开心,揉着腿的王安也开心的笑了。
“爷,赏赐还没定!”
“今年年初刘敏宽的贺岁折子朕看了,他说他老了,做事心有余力不足了,他这是有了告老之意啊!”
王安知道万岁爷的心意了,低声道:
“武功卫千户一职如何?”
万历皱着眉头道:“会不会低了些,显得朕小气,解决我大明一边患,在别的君王那里封个侯都不难啊!”
“爷,余大人还年轻,磨炼几年才堪大用,奴听说,前些年余大人来的时候还带着茹家娘子呢!”
万历又笑了,忍不住道:
“你这老奴怕是能听到朕的心声吧!”
“那奴就去按照万岁爷的心思办了!”
“去吧!”
旨意到手,等候多日的小老虎笑了。
“出发,此行顺利,百无忌禁!!”
跳上马车,随着马鞭发出脆响,队伍行动了起来,一百多东厂番子骑着马浩浩荡荡。
彻底成了大胖子的小捡大喝道:“出发喽!”
。。。。。。
余令在榆林卫待了一晚上就出发了。
望着那庞大的马群跟着余令一起离开,几位总兵心里是五味杂陈。
这些年,这是头一次在战马上没捞到好处。
某个总兵倒是想等到余令出了榆林卫后动一些小心思。
自从知道余令队伍里有一个锦衣卫世袭千户的儿子,还有一个东厂的番子,外加一大群锦衣卫二代后。。。。。。
这个总兵隔着千里之遥给家里的先辈上了一炷香。
同时,他对三边总督的敬畏又上了一层楼。
三边总督大人一定知道队伍里有谁。
但他老人家硬是憋着没说,怕就是打算借着锦衣卫和东厂的手来杀鸡儆猴。
这时候大家才想起来三边总督也是位文人。
只不过这位文人不光才学好,人生大半都在边关,是靠着军功升到三边总督的这个位置。
怪不得余令骂布政使他最后才开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