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TXT最新章节 > 第68章 并不是想的那么重要(第4页)

第68章 并不是想的那么重要(第4页)

如今的长安城……

如今的姜槐道已经在插手政事了,他觉得长安的税收很不合理,觉得给各种衙役发钱更不合理。

姜槐道认为自己找到了余令中饱私囊的证据了。

余令竟然不按照朝廷的规定来,余令竟然自己随意的在上面增减,违背了大明律历上的规定。

而且,朱家子弟也在领钱,这岂不是“常例钱”?

“常例钱”其实是地方官场里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胥吏从百姓手里贪污搞钱,自己得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给上官。

如此一来,就算有御史查下来,那也不算贪污。

贪污的是胥吏。

姜槐道认为余令提高商税的目的就是让胥吏从商人那里拿钱,然后以“常例钱”的方式从他们手里拿走大头。

茹让望着忙碌的姜布政使真想把鞋拍在他的脸上。

大明官员的俸禄大明立国时的洪武时期其实并不低。

为了防止后面有不肖子孙乱搞,也为了减少贪官污吏,洪武爷把俸禄定为“永制”!

也就是说永远都是这个标准。

可洪武时期百废待兴,物价低,官员够用,也够家里人花。

如今不行了,物价一直在涨。

茹让算了一笔账,如今的市面上一石大米的价格是当初的八倍。

宝钞就别说了。

当初的一贯宝钞可值一两银子,现在的一贯宝钞值三文钱。

这玩意秦王府里有整整的一间屋子,成了养老鼠的好地方,还不舍得扔。

万一新皇帝登基后又能用上呢?

如今的宝钞说实在的宫里用的人挺多,这东西成了一个贪污受贿的方式。

有点像买古董,花正品的钱去买个赝品,主要也是为了防止被查。

长安还是边地,俸禄低不说,日子本来就不好熬。

若是按照洪武二十五年的“永制”的俸禄制度,长安的官员将会面临两种局面。

继续贪污,或者辞官。

不然真的活不下去。

在这种局面下余令只能大胆的去提高官员胥吏的俸禄。

怕被别人说道,余令小心的用嘉奖这个方式来发钱。

余令还没敢用分红这个方式。

其实分红的法子最好,把长安以及周边的数个县看成一个大公司。

衙门出力,出政策,参与度高,分多少跟所有人都息息相关。

可惜余令不敢,余令怕被风陵渡的卫所给当叛逆给平了。

俸禄还是按照“永制”的制度走一部分,剩下的部分以嘉奖的名义走。

如今倒好,姜槐道一口咬死这个就是贪污,他已经搜集了证据。

不光要告余令,还要告秦王府。

做就做吧,他还找人宣扬了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