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的梦想就是成为祖上那样的人,入阁,成为阁臣。
这个梦想很现实,可若是天下读书人都这么想,那这个梦想就很崇高了。
至于火器这只是他的一个喜好。
他还喜欢研究音乐,研究天文,涉猎超级广泛。
在他面前,余令的底蕴单薄的可怜。
人家家里有私塾,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会试名落孙山后他就去了白鹿洞书院。
这个白鹿洞书院是唐朝时候就有的那个白鹿洞书院。
这个书院是朱熹倾注心血复兴的“求学圣地”。
在那里待过的老师有朱熹,陆九渊、王阳明、湛若水等,号称天下书院之首。
能进这里读书,光有钱可不行。
这么一对比,余令觉得纳头就拜的该是自己,他的这个起点是多少人一辈子都够不到的梦。
宋应星此刻也在看余令。
他没想到这个余令会这么自信,自己还在草稿纸上斟酌语气,他余令已经交卷了。
第一天就做完了,剩下的两日不是苦熬是什么。
他对余令没有什么看法,只觉得这人待人过于热情。
总是喜欢盯着人看,一边看一边摸着下巴嘿嘿的笑,那眼神给人的感觉像是认识自己。
走的时候还拿出一本书,非让人写个序,字数不限,有字就行。
他对余令知道的很少,只知道这人爱书,只觉得余令做的好多事都不合文人之间的礼法。
因为不够中庸。
京城读书圈子都在说余令为了借书看,读书人的面子都不要了。
翻墙也要进去把书借出来,这份求知的毅力让人心折。
在这一届读书人的圈子里有了书痴的雅号。
无数人看到过余令抱着书进入钱府,然后又抱着书出来。
因为这些,无数的读书人也知道钱翰林的雅号。
凉凉君。
凉凉指一种内在的沉静和从容。
君是雅称,也是高尚的品格,也代表着待人接物的仁慈,有君子之意。
这个号的意义是众人猜了无数种意义里的一种。
唯有这个解释是最让人信服的。
大前日和余令闲聊的时候众人问了是不是这样,余令愣了一下后点头了。
大家都羡慕了!
自从余令点头以后,钱家竟然主动的送来了一车的书给余令看。
这年头,自己给自己起个号跟别人给自己起的号是两回事。
一个号被世人所铭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