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唐军兵临城下,在对岸扎营。
眼看僵局即将打破,全唐上下松了一口气,李靖准备一鼓作气渡河,直指大元国都。
李靖心急如焚,师妃暄同样焦虑万分,李世民更是急不可耐。
尽管眼下李渊为帝,且对其二子渐生戒备,但天下皆知,慈航静斋力挺的是李世民,而非李渊或长兄李建成。
因此,李世民丝毫不忧虑父亲与兄长会生出事端,毕竟只要他们有所动作,慈航静斋与静念禅院便会让他们明白后果。
在此局势下,李世民再次于玄武门起事的概率已降至不足一成。
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李渊父子一时糊涂的可能,但这种情形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军营大帐内,石之轩盘膝而坐,师妃暄在旁向他汇报前线状况及大唐当前进展与未来计划。
片刻后,石之轩睁开双眼问道:&0t;可有陈凌的消息?&0t;
师妃暄略作沉吟,随后点头答道:&0t;有,陈凌一个月前现身移花宫,随后南下,现已到达大明的福州城。
据我们所获情报,他下一步的目标可能是岭南……&0t;
说到此处,师妃暄眉间微蹙:&0t;有些担忧,若陈凌前往岭南,是否会对天刀出手?&0t;
师妃暄的顾虑并非空穴来风。
虽则大唐现时大宗师数量多于大明,但大明的实力亦不容小觑。
据传,大明的大宗师包括宫中老太监、终南山王重阳、活死人墓林朝英、日月神教教主东方白等。
慈航静斋对东方白早有耳闻,而陈凌显然是最后得知此消息的人。
再者,若论顶尖高手对决,大唐并无显着优势。
唯有可能占据优势的,也许只有佛门拥有两位天人境高手,而据他们所知,大明目前仅有陈凌一人达到此境界。
即便如此,以师妃暄对陈凌实力的认知,天人境的对决对他们一方来说并无十足把握,甚至不足六成,顶多五五分。
正因如此,她忧虑陈凌是否会借此机会击杀他们大唐的大宗师,一旦生,未来两国交锋时,他们的胜率将骤降至三成以下。
石之轩眼神微动,含糊笑道:“不会的。
我对陈凌有所了解,那些人早已不配成为他的对手。”话语虽坚定,但师妃暄仍心存疑虑。
毕竟在敌对关系下,谨慎为上。
见石之轩表态,她未再争论,点头道:“若无他事,那我先行告退。”
石之轩应了一声,随即想起一事,问:“稍等,关于陈凌之前消失之地的调查结果如何?”
师妃暄苦笑着摇头:“未有进展。
他实力太强,无人能接近,但可确认其藏身地在大明东北一带。”
石之轩沉吟片刻,挥手示意她离开。
然而,就在师妃暄转身之际,营帐外突起骚动,随即传来青翼蝠王韦一笑的声音:“石先生,有要事需当面禀报,此事是否方便?”
师妃暄略显惊讶,望向石之轩。
得到许可后,她推开帐帘,现韦一笑满脸焦虑与怒意。
即便如此,面对师妃暄时,韦一笑依旧退后半步,拱手行礼:“见过师仙子,石先生可在帐内?”
师妃暄颔,侧身让路:“请进。”
韦一笑长舒一口气,快步走入屋内,见石之轩后恭敬行礼:“石先生,波斯明教使者已到,他们意欲夺回我中原明教教主之位,并要求我们归附波斯明教。
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