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兄,区区千余西凉士兵,怎及得上你的大才?
李通通报时,我正与王匡、乔瑁、鲍信、孔融、张杨、陶谦、公孙瓒商议大事。
众人听闻你以三寸不烂之舌,令西凉战俘心悦诚服。
孔文举当场惊叹,你这样的奇才,所到之处,胜过五万精兵!
可恨我曹孟德疏忽,未察觉袁伯业已识你的才华,险些让小人得逞。
袁伯业仗着四世三公的袁家背景,确有资本招揽你……
但那刘备……
哼!
兵不过千、将仅二人,犹如丧家之犬,也敢觊觎我曹孟德的智囊……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心中百感交集,毕竟他也是汉末时期的一代英雄。
见江琛依然陪伴在侧,曹操迅平复心情,自斟自饮了一杯茶。“江兄才华横溢,曹某以此茶代酒,为之前的质疑向江兄致歉!”言罢,曹操一饮而尽那略显粗犷的茶,仿佛品味着世间无上的美酒。
江琛不知曹操内心的波澜,只见他一脸诚恳。江琛心中暗喜,表面上却故作镇定地举起茶杯:“嘿,知道我的厉害了吧?就凭你还想质疑我?换成你家真正的曹操还差不多。”
曹操误以为江琛已洞悉其身份,脸颊泛红,欲离去又恐被其他势力拉拢,只能尴尬地坐在那,神色复杂。
幸好黄忠稳重,不似李通和曹休般看热闹,懂得上前解围。“曹管事,您不是想向江掌柜打听刘备吗……”
“老黄!你这话真是及时雨啊!”曹操感激地看向黄忠,拉过一脸惊讶的江琛:“江兄,我听曹休说,你在战俘营时曾被刘备纠缠……”
“其实也谈不上纠缠。刘备这人擅长顺水推舟。况且,以他日后的成就,说不定哪天我还得因曾受他关注而自豪呢!”江琛笑道,心中却想着,若非追随刘备需历经坎坷,又受种种限制,此时投靠他,在蜀汉也能谋得一席之地。
曹操闻言冷笑,对江琛说:“江兄切勿自卑,那刘备不过是织席贩履之辈,何足挂齿?”
嗯?老曹这家伙怎么又骄傲起来了……江琛一听这话,眼中尽是鄙夷,斜看着曹操。
曹操被江琛这一瞪弄得莫名其妙,只能匆忙举起茶杯掩饰尴尬。这时,李通插话道:“江掌柜,曹老板哪里说错了?”
江琛冷笑几声,伸出三根手指:“刘备,此人可是逐鹿天下的三大枭雄之一!没想到竟被老曹看作织席贩履之徒!”
“这……这怎么可能!”曹操大笑摇头,“江兄,且不论汉室是否尚存。即便汉室衰微,有能力逐鹿的也应是袁家兄弟、董卓等大诸侯。刘备?他怎配得上?”曹操心中盘算,愈觉得江琛的说法荒谬,嘴角不禁露出一丝自信的笑。
哼!刘备这等落魄之人都能崛起!那我曹操岂不更该称霸天下?慢着,罪过啊!我曹孟德一生之志,乃是成为大汉征西将军。怎会有如此悖逆之念?
曹操面色骤变之时,江琛讽刺道:“老曹,跟在你主上身边,见识倒是长了不少。可惜,你终究不是真正的曹操,目光短浅,只能看到眼前两三年。”
曹操回过神来,略带怒意地拱手道:“江兄既如此看重刘备,那便拿出些确凿证据来,否则我可真要被你搅得难以安眠了。”
与江琛相交这一年多,曹操从他那里学会了不少新奇说法,诸如“确凿证据”。
黄忠、李通、曹休听二人交谈,皆觉深奥不解,见江琛即将谈论刘备,连忙凝神倾听。
然而,四人等待许久,直至江琛饮尽茶水,也未一言。
江琛缓缓说道:“刘备,非池中之物!大忠似奸,如潜龙在渊。一旦时机成熟,便能一飞冲天。言尽于此,转告曹操,小心提防便是。”
这……说了等于没说?
李通、曹休面面相觑,黄忠低头思索。
唯有曹操,因江琛多次称赞刘备,加之其识人眼光,终放下成见,默默将刘备记挂在心。
因军务繁忙,又无他事,曹操稍坐片刻,便带黄忠、李通及迟到的方悦离去。方悦在江琛的帮助下,于战俘营整编了一千三百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