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马上就能见到皇帝,穆氏这般想着,脚步不禁加快。
崔眉还是他一贯的老本行,执着拂尘兢兢业业在殿阁前守着,见到穆氏,脸上不知怎的倒有几分尴尬。他忙笑道:“皇贵妃您来了。”
穆氏见他辞色闪躲,也不说进去通传,心里便猜出几分,依旧微微的笑着:“连贵妃在里头?”
崔眉忙点头哈腰的应了一声,几乎不敢直视。
穆氏也不气馁,只让庄嬷嬷将随身带着的那个提篮放下,“无妨,那本宫改日再来。”
崔眉掀开一瞧,见是一盅色泽清亮的甜羹,立刻目露喜色,“皇贵妃怎猜到陛下正想着这些?连贵妃才带来的糕点,陛下尝了几块就觉噎得慌,这些东西正合解渴。”
庄嬷嬷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暗道这老小子真不会说话,待要与他辩驳几句,穆氏却不露痕迹的拦住她,轻轻向崔眉点头,“那便有劳公公带句话,就说本宫已经来过了。”
两人走到槐树荫下,庄嬷嬷方才大胆的宣泄心中不平,“连贵妃近日来往御书房的次数越发频繁了,娘娘得空也该说说她,安居后宫才是嫔妃本分,连贵妃却这样不懂规矩!”
“陛下愿意看到她,咱们这些局外人还能置喙什么?”穆氏脸上木然。
她固然是好脾气,庄嬷嬷可不能像她一般忍气吞声,小声嘀咕道:“都到这关头了,娘娘您还和没事人般,如今外头已为立后之事众说纷纭,难道真要让家世败落的连贵妃踩在头顶,她哪一点配做皇后?”
穆氏心中微微刺痛,冷声道:“她是不配,可本宫也不配。”
说罢,穆氏便快步向前走去,懒得理会这个老奴,谁知行出几步却又停下来——她摸了摸右手,发现腕上一枚碧玉手镯不见了。穆氏站在原地想了想,方才嫌汗湿黏腻才摘下来,想必是忘在了那提篮里,因又返身往回走去。
庄嬷嬷也忙跟上。
两人来到殿阁前,正好被一根朱红大柱挡住视线,虽不是有意偷听,丹墀上的声音却一丝不漏的传过来,“……陛下的意思其实早就定了,这皇后之位定然是属意连贵妃的,立嫡以长,小殿下终有一日贵为太子,太子的生母怎可不为皇后?也免得日后因嫡庶之争再起波澜……”
很家常的口吻,想是崔眉在和他新收的徒弟闲话。
穆氏已无心再听下去,匆匆迈着步子离开,连适才的手镯也忘得一干二净。
等回到长乐宫,庄嬷嬷才大胆劝道:“娘娘别急,崔公公所说只是他自己胡乱揣测,未必做的准,娘娘您侍奉陛下多年,陛下又怎会不顾虑您的感受呢?”
然则她也知道这种安慰仅是徒劳,要说资历深厚,没有人能比过崔眉,也无人比他更了解皇帝心意,崔眉既这样说,十之八九皇帝已有了打算。
庄嬷嬷幽幽的叹了一声,未尝不心灰意冷,一旦连贵妃登上后位,她们这长乐宫便再无人问津了,本来自家主子就不得宠,若连后宫的权柄也没了,那这座宫邸和死人的冷宫有什么区别?
她仿佛已预见到今后几十年凄凉冷落的窘况。
穆氏忍住牙关的颤抖,勉强说道:“嬷嬷,烦请你将宝华殿的智空禅师请来,就说本宫有些头疼。”
她一向有头风病,发作起来便觉得刺痛难忍,宫里的太医都束手无策,唯有那位智空禅师能解救一二:他本是云贵一带人,擅长的是巫医一道,不知怎的会半路出家做了和尚,京城居大不易,进了宫更是饱受排挤,幸得穆氏倚重,处处为他解忧,因此他对这位皇贵妃娘娘也甚是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