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以至于让他产生了飘飘然的感觉。
只是当目光看向一旁同样嘴角带笑的李瑕后,他立马打了个激灵。
靠,差点忘了,自己虽说即将达成华语电影第四部十亿票房记录,但前面还有三座大山,都是十五亿以上的票房。
重点是这些都是眼前这个年轻人拍的。
徐争深深咽了口唾沫,明明李瑕只是坐在那里,却仿佛化身一座一眼望不到顶的高山,让人生不起丝毫妄想翻越这座大山的冲动。
心里的那点飘飘然瞬间消失无踪。
李瑕不知道他心里急转直下的念头,继续笑道:“你可得继续努力,以后内地喜剧的接力棒得交到你手里了。”
冯晓罡一心想摘掉头上喜剧导演的帽子。
以后内地能拍喜剧的导演也没几个了。正好《囧》系列和《唐探》系列,可以让徐争把喜剧大师这个名号撑起来。
“多谢李导信任,我一定不负所望。”徐争一脸兴奋。
两人又谈论了一会电影,徐争注意到李瑕已经开始在画下一部电影的分镜头脚本了。
对于这种上一部电影才刚下画,下一部电影的剧本就已经写好,并且开始忙活分镜头和故事板的行为,盛唐的导演们已经麻木了。
就这种灵感跟不要钱似的库库往外冒的架势,让人升不起半点挑战的欲望。
冯晓罡要是能亲眼见识下李瑕完成剧本的离谱速度,估计早就熄了要和他竞争的想法。
“李导,你怎么写了两份剧本?”
徐争看着面前分别写着《十二怒汉》和《看不见的客人》的剧本,嘴角不停抽搐。
这么短的时间完成两份剧本,李瑕似乎越来越离谱了。这是真要一年拍两部电影的意思?
李瑕把剧本递给他,回道:“你看的这本《十二怒汉》,是我一开始准备拍的。
结果写完才想起咱们国家是大陆法系,和英美的海洋法系不同,没有陪审团制度。
想要拍肯定要大改,只是剧情涉及到法制、现代司法等内容,真要拍,在人物和剧情上肯定会束手束脚,我不喜欢自缚手脚拍电影,就写了另一本。”
徐争一边点头,一边翻看剧本。
大致内容是:18岁的贫穷少年被指控弑父,在声称听到父子争吵的老人和自称目睹行凶的妇女的指证下,陪审员初判少年有罪。
随后12个陪审员后,有一人提出怀疑,指出证据漏洞。他认为老人腿有残疾,无法及时赶到现场,而妇女眼睛近视,相隔距离太远,看到的不一定属实……
随着辩论升级,各个陪审员的偏见暴露。
3号陪审员因父子矛盾迁怒被告,认为少年敢和父亲吵架,心肯定是坏的,铁是凶手;10号歧视少年贫穷农民出身;7号急于结束讨论回家看球赛,想要草草结案……
最终在唯一提出质疑的陪审员的引导下,众人推翻‘证据’,以疑罪从无的角度,推翻有罪判决。
徐争脑海里模拟出十二人在一间屋子里,围着一张桌子争吵的场景。
可以看出拍摄场景单一,剧情冲突全靠激烈的思辨。
另外电影除了法律问题外,还揭露了人性偏见与理性相互博弈的过程。
对于剧本的精彩程度,徐争叹为观止。
这要是拍出来,或许能成为一部法律界的影史经典。
不过如李瑕所说,陪审团制度肯定要改,怎么可能让一群不懂法的人来决定一个人有没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