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许是真的呢!
“各位不必这么紧张,放心大胆地去做,成功了,本王重重有赏。就没失败,也是一次尝试,积累经验也是一种收获!”
还是得益于陈平的教导,朱棣在这方面还是颇为开明的,而且对匠人们的重视也是发自内心。
因为只有真正学习和了解过理工科的知识,朱棣才明白这些技艺非凡的匠人有多么重要。
就像是现在,一名技艺娴熟的匠人,就意味着可以为大明制作出一把威力非凡的燧发枪!
“是,燕王殿下既然都这么说了,那吾等也唯有全力以赴,不负殿下所托!”
老铁匠心中大为感动,只觉得自己没有跟错人,当即恭敬行礼。
在鼓励了这些匠人们一番后,朱棣这才离开工坊。
在这工坊周围,早已经站满了锦衣卫。
他们都是为了确保此地的秘密不会泄露出来,而专门布置的。
燧发枪太过重要,一旦研究出来,那就是划时代的发明,对于未来战争的格局有重大影响。
无论是朱棣还是朱元璋,都不容许中间有一丝一毫的闪失,泄密更是万万不能允许的事情。
为此,朱棣和朱元璋商量一番,特意将燧发枪的制作步骤分开。
刚刚他所在的工坊,就是专门来制作燧发枪的枪管,除此之外,还有生产扳机、击锤等零件的工坊,彼此隔开,各有锦衣卫负责监督。
朱棣对匠人们的礼数发自内心,可同样也明白这件事不容许出现任何意外,为此再多的小心也是应该的。
“按照陈先生的说法,我这也算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模式了,分工合流,生产效率应该能高上不少。”
朱棣心里嘀咕。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这段时间朱棣往来各个燧发枪的生产工坊,亲自监督和匠人们讨论相关的制作工艺和难点。
就这样三天之后,各家工坊生产出来的燧发枪零件,用一张油布垫着,就这么都摆放在朱元璋面前。
“这些就是燧发枪的零件?”
朱元璋看见面前这些零零碎碎的物件,瞪大了眼睛,问道。
“我滴个乖乖,这也太复杂了,光是这些大大小小的零件,就不是手铳能比的。”
徐达也在一旁看得挪不开眼,感叹道。
“向来四弟监督此物的生产怕是付出不小心力吧。”
太子朱标则是注意到朱棣疲惫的脸色,关切地问道。
“承蒙兄长关心,只要是能让大明强盛,这点事情又谈何疲惫?”
朱棣回了一礼,语气坚定地说道。
“老四还得辛苦你一趟,这些零件咱是看不明白的,还得让你来组装一二。”
朱元璋招招手,示意朱棣别在这里客套了,赶紧地动手。
“儿臣遵命!”
朱棣没有半点犹豫,走到这批零件面前,开始了组装。
这几天,他光是对燧发枪图纸的次数就不下百次,早就对上面的内容了然于心,如今拼装的手法也是娴熟无比,几乎是片刻时间,一杆黑漆漆,有着木质枪托的燧发枪就这么被他拼好了,拿在手中。
朱元璋等人齐刷刷围拢过来,看着组装好的燧发枪。
这是一杆长度约莫不到五尺的长枪,也就是一米五六,枪管黝黑,反射着点点寒光,末端搭配有木质的枪托,整体线条流畅,有一种独特的机械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