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教朱棣治国 > 第201章 提升工匠的待遇(第2页)

第201章 提升工匠的待遇(第2页)

朱棣闻言,却是露出几分苦涩,无奈地说道:

“父皇,虽然儿臣也很想要大力投入燧发枪生产,但是这燧发枪本身制作就极其不易,单单是制造枪管的工匠就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经验才能掌握这门技术,否则良品率太低了!”

“竟有此事?”

朱元璋闻言眉头皱起,很明显这又是一件要耗费苦工的事。

为什么说又?

之前的政法改革,就已经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了。

不过成效不错,根据新大明律实行的当地官员和锦衣卫的汇报,三个月来犯罪率已经降低三成有余!

若非如此,朱元璋哪里还舍得投入这么大的力度去改革政法?

“制作艰难,那你预估一个月产量多少?”

朱元璋想了想还是有点不死心问道。

朱棣陷入思索之中,默默估量了一番回答道:

“就以目前的作坊规模来看的话,大概一个月10到15支的样子,若是扩大产业的话,月产一百支倒是有可能,只是我们大明太缺少这类技术类型的人才了,如果人才更多一些,那效率不知道还能提升多少。”

“技术类型人才?这又是何意?”

太子朱标在一旁疑惑问道。

朱元璋等人也是好奇。

“皇爷爷,父亲。所谓技术类型人才,就是指的这些工匠。他们不懂什么诗词歌赋,不懂什么文韬武略,但是在这些事业上颇有自己的本事,所以就叫做技术类型人才。陈先生还说每一个国家的技术类型人才都已经当作宝贝来看待,因为那都是无比珍贵的生产力,是其他人不能替代的。”

朱雄英为自己的父亲解惑道。

听到朱雄英这一番理论,朱元璋等人也是感触颇深。

随着从陈平那里学习的知识越多,他们也越来越多地了解和接受陈平的理念。

像是技术类型人才这才理念,换作是以前,朱元璋只会是嗤之以鼻,将其贬低为奇淫巧技,而不加以重视。

可现在随着一件件新奇的东西被陈平捣鼓出来,朱元璋深深地认识到这类人才的重要性。

别的不说,要是给他一万个资深的工匠,燧发枪一个月少说也能生产一千支吧?武装一支军队那简单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此事咱已记下,只是现在大明想要从零到无培养技术型人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

朱元璋哪怕明白这点,却也是无奈,如今的大明的老百姓有的连吃饱饭都是问题,又何况是专门培养需要的人才。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父皇,或许我们也能像是法考和算考一样,再添加一门工科考试,专门招募那些有优秀技艺的各种工匠,为我们大明发掘更多的人才。”

朱标欣喜地献策道。

之前众人讨论燧发枪的时候,朱标因为生性喜好和平,不喜欢这些打打杀杀,而他也知道燧发枪对大明的重要性,不好扫兴,故而没有怎么说话。

可是涉及民生建设和国家发展这一块,朱标却是很有这份心思去做好。

“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只是如今距离明年开春也不远了,现在宣布的话,只能下下次科举在做准备。”

李善长算了下时间,说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