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甸甸的钱袋揣在怀里,带着王员外额外的善意和辞工后的轻快,陈返离开了王家那气派却略显压抑的高门大院。
他并没有首接回南溪村,而是脚步一转,朝着十几里外的清水镇走去。
家里即将添丁,婉儿和晴儿都需要更好的营养,平安也到了能吃点精细东西的年纪,这意外多出来的工钱,正好派上用场。
清水镇不大,一条主街贯穿南北,两旁是林立的铺面,空气中混杂着各种气味:
刚出炉烧饼的麦香、油坊浓郁的油脂味、药铺飘散的苦涩、还有牲口市那边传来的牲畜气息。
正值上午,街上人来人往,大多是附近村落的农户,挑着担子,牵着牲口,或买或卖,喧嚣而充满烟火气。
陈返目标明确,他先去了镇上最大的米粮铺“裕丰号”。
掌柜的认得这位南溪村的“种田好手”,见他进来,便笑着招呼道:
“哟,陈小哥,稀客啊!这次要点什么?新到的上等精米,给家里娘子补身子最合适了!”
“张掌柜好眼力。”
陈返笑着应道。
“来十斤精米,再要五斤上好的小米。另外,有今年的新麦白面吗?也来五斤。”
这些都是细粮,平日里自家舍不得多吃,多是吃粗粮杂面。
而至于为什么自家明明有种粮食自己却还吃不上好东西的情况。
那只能说粮食的产出是应季的,而且产出的是稻谷而非米,所以即便陈返是种粮大户,他自己也很少吃自己亲自种的稻谷。
不过更重要的是他家的稻谷产量高质量不错,但又没达到半灵的状态。
所以为求利润与方便,他都是将产出的稻谷卖出置换成银两。
虽然口腹之欲重要,但是自己都活的艰难了,若不多置换点钱财的话保不准那天就活不下来了。
只不过如今情况不同了,两位孕妻和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都需要更好的。
若非此季的稻谷未长成,他也不会出来买米。
“好嘞!”
张掌柜麻利地称量打包,末了还多抓了一把小米添进去。
“陈小哥会持家,也是疼老婆孩子的人,这点添头,算我贺你家又要添丁了!”
“多谢张掌柜!”
陈返真诚道谢,这镇上做生意的人精,消息灵通得很,他家的情况,怕是早就传开了。
虽然只是些小小的善意,但也足够使其心头微暖了。
接着,他又去了肉铺。
镇上肉铺有两家,他径首走向王屠夫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