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光棍一条,没有负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周诚送他的粮食和肉蛋就足够他吃饱吃好。
朝廷克扣俸禄也还能活下去。
可以说,他现在就靠周诚养着。
吩咐衙役在县衙后院给他种了红薯玉米,长势极好,过不了多久就能丰收。
如今彭敬看周诚是怎么看怎么喜欢,看到周诚,比他当年洞房花烛时更高兴。
甚至比金榜题名还兴奋。
这样有才干的人怎么就不是女子呢。
“周兄弟,你要是女子,我一定求娶。”
娶个能干的媳妇,还做什么官,抱着媳妇回家乡养老去了。
他没有读书人的清高,打心里认为靠媳妇养,不丢人。
周诚嘴角抽了抽,内心呵呵,语气诚挚:“大人若是女子,我一定求娶。”
彭敬哈哈大笑着挥挥手,欢欢喜喜的打马而去。
黄家一家人在大营子沟适应良好,许家父子带回去的土豆种下不久长出绿芽。
今年大营子沟家家都种了土豆,只是时间比周诚种的稍晚,就要比他挖的更晚。
大家都自动来帮忙挖土豆,挖土豆的同时尽量不伤到玉米根茎。
土豆晾晒了两天,杜武派来的人到了,彭敬没亲自来,而是他信得过的一名衙役。
周信瞧着一车一车的土豆拉走,嫉妒的眼睛发红。
许氏死了,周勤消失无踪,三十多亩地都是他的,他找村里人买了些红薯和土豆种。
三成土地种红薯,三成土地种土豆,剩下的种其他粮食。
他家红薯土豆瞧着长势非常好,奇怪的是,掏了几窝土豆,每窝总重量不到一斤,跟周诚家的完全无法相比。
村里种的最差的都比他强。
他跟大家一样的种,为什么他种的就不如大家的好,只长叶子不长果实。
周信左想右想,认为是周诚克他。
不,是克他们全家。
周勤过的惨的时候,他们一家很顺利,一家人和和睦睦,自从周诚变了,周勤退婚娶寡妇、落榜、兵役、周秀退婚
就连种地都不如别人。
周信想不明白,他家怎么会过成这个样子。
他相信,若周诚和陈芸娘还跟以前一样,周勤绝对能娶到袁玉竹、考中秀才,周秀也能嫁到殷实人家。
兵役可以把周勤推出去。
爹娘都还在,他们一家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而不是如今这种局面。
冒险去山里走一趟,他亲眼看着许家父子扛着麻袋走。
之后许家人就再没来过。
但那点粮食对周诚来说不过是手指缝里漏点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