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勤发达了,整个宗族的人都跟着沾光。
周勤做官,村里的田地挂在他名下,每年能省下许多赋税。
大营子沟唯一有出息的人,怎么能让周诚毁了前程。
里正见此情景知道这家是必须要分的,便开口道:“树大分叉,儿女大了分家也未尝不可。”
比起闹得鱼死网破,不如早点分了省心。
周诚对里正拱了拱手:“就麻烦里正叔了。”
周铁锁阴沉着脸说:“里正,劳烦了,这逆子要分家就分吧,我就当没生过这个儿子。”
许氏还在呜呜咽咽的哭着,来看热闹的众人一部分人对两口子无比同情。
生了这么个不孝不义的儿子,真是上辈子掘人祖坟了。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周铁锁夫妻太偏心,不把大儿子一家当人看,这家分了也好。
里正背着手,点头:“要怎么分?”
周铁锁到底还是怕周诚闹幺蛾子,斟酌了下说:“三郎要念书,他和二郎、秀儿还没成亲,水田分给周诚两亩,旱地一亩。
房子五间,就把他们住的那间分给他们,屋里的东西都归他们,再给三套碗筷。
秋粮还没下来,家里没多少存粮,分五斤高粱米,等秋粮下来再分一百斤粮食。”
六头猪和二十只鸡,以及最重要的铁锅之类只字不提。
就这些,许氏都心疼的首抽抽,想骂人,被周铁锁一个眼神制止了。
陈氏眼里闪过惊喜,心中盘算着。
三亩地不少了,比预期的多,大营子沟地广人稀,要地可以自己开荒。
三口人只分到一百斤粮食肯定不够吃半年,入冬之前多去山里找些吃食,多辛苦点一年倒也能熬的过去。
别看周家现在有三十二亩地,周铁锁分家的时候只分到五亩,其他的都是后来自己带着妻儿开荒所得。
家家户户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情况。
当然,家产最大头的还是分给长子,周诚情况特殊,全村没人不知道他是最不受重视的儿子。
这么分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大家都习惯了,多分给周诚才会让人感到奇怪。
朝廷为了多征田赋,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头三年不用交田赋,且官府不但借农具还免费提供一年的粮种。
只要劳动力足够,哪怕粮食产量低,土地多的话也能过的下去。
“六头猪,二十只鸡是我媳妇一个人喂的,要一头猪西只鸡不过分吧。”
对田地周诚没意见,猪和鸡他得要。
这些东西他看不上,能让周家人肉痛他就高兴。
果然,许氏的哭声更大了,一头一百二十斤的猪能卖一两银子左右。
别说一两,一文她都舍不得给周诚。
“你怎么不把我的命也要了。”
周诚无动于衷,面无表情的看着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的周铁锁。
心说你的命还没一只鸡值钱,别搁这儿丢人现眼。
里正对周诚对爹娘咄咄逼人的态度颇为不喜,就事论事,到底还是觉得他的要求不过分,公正地说道:“确实不过分。”
里正都开口了,周铁锁只能妥协,从牙缝里吐出一个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