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点了才明白,爸妈哪里是不爱吃,还不是穷闹的。
那段艰难的岁月,爸妈舍不得吃穿却从未亏待他。
眼看着过不了几年就要退休享福了,又出了意外。
周诚喉咙发堵。
子欲养而亲不待,他还没来得及孝顺父母,父母就双双离开了他。
真希望能在这个世界遇到他们。
吴大爷把半个包子小心收好,回答周诚:“种地啊,庄稼人户不认字除了种地也没有别的营生可做。”
周诚收拾好心情,点了点头:“地种好了也不错。”
吴大爷有五个儿子,每个儿子又各自给他生了两三个孙子。
吴家是村里人丁最兴旺的人家。
孙子多吴大爷老两口是高兴了,就是为了孙子们娶妻的聘礼就愁得一家人睡不着觉。
老大吴平十六岁,最迟二十岁以前得让他娶妻。
后面还有一串儿等着娶妻,真是压力山大。
周诚可以做的赚钱营生很多,想到后年就会连续两年大旱,还是粮食最为重要。
钱要赚,粮食也要从今年就开始储存,明年更要多开垦荒地种粮食。
若是村民过不下去全都去逃荒了,方圆几百里只有他一家,想想就渗人。
大营子沟的村民大多还是挺不错的,周诚想,得让更多的村民在家乡顺利熬过这几年。
救命的红薯明年必须种起来。
改善农具、沤肥、劁猪
周诚回来的早,陈芸娘还没做午饭。
屋子外的堆了很多柴,这一早上陈芸娘挑了西担柴回来。
周诚是真佩服她,两个他都没她能干。
“相公你回来了。”
“怎么了,怎么皱着眉头,正房找事了?”
陈芸娘犹豫了一下说:“不是,是这三天都没捡到鸡蛋。”
西只鸡都是母鸡,以往每隔一天就会下蛋。
三天了,一个蛋都没捡到。
周诚还以为是什么大事。
不用想也知道鸡蛋是谁捡的。
“算了,几个鸡蛋就不跟他们计较,孙掌柜送了六个肉包子,中午不做饭咱们就吃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