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另一种历史 博尔赫斯 > 第192章(第2页)

第192章(第2页)

(521)

蒙古。乌兰巴托。

1946年4月20日,春季&ot;那达慕&ot;大会上,蒙古人民革命党总书记、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人民军总司令霍尔洛&iddot;乔巴山在这里宣布:

&ot;时至今日,共和国领土全部得以收复,8万名蒙古人民军--其中绝大部分是骑兵和机械化部队,已从欧洲战场全部回到祖国。随时准备消灭敢于来犯之敌。&ot;

同时他宣布,蒙古已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

※见于同期乔巴山讲话录。

他感到高兴的事情还有,不久的将来,乌兰巴托也会通铁路了--从苏联境内贝加尔湖东岸的俄罗斯城市乌兰乌德,到苏蒙边境的蒙古城市恰克图(原名买卖城)的200公里铁路已经铺轨。

蒙古境内的300公里,也开始修建路基。

当天,蒙古骑兵第二旅把抓到的数万名中国战俘,押送到铁路工地。

手持摩辛纳甘步枪的蒙古人民军士兵。

乔巴山元帅与布琼尼元帅交换服装留影

乔巴山元帅(中)

(522)

苏联。乌拉尔山,叶卡捷琳堡。

五一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斯大林元帅视察了这里的工业地带,并在这个用前俄国女皇名字命名的城堡中,召开了新的最高统帅部会议。

会议原计划在伊尔库茨克举行。

很少离开莫斯科的斯大林元帅本来也想趁他有生之年,看一眼他辽阔的东方国土,看一眼他从24岁被沙俄政府流放那次以后,就再未涉足的、令人回忆的西伯利亚,凭吊一下200年来那些俄罗斯勇士开拓者们的业绩,增加一点对于沙皇巨大遗产的感性认识。

可专列一过乌拉尔山,就感觉不对了。

车窗外偶尔瞥见的人影中,亚洲面孔开始增多。有些小火车站里,积压的军用物资和军火列车随处可见。

如果有敌对分子引爆这些军火,那么……熟知敌方和己方运用暗杀手段达到自己目的的斯大林元帅,历来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为此,他从不乘坐飞机;除了绝对必要,也很少离开莫斯科。偶尔乘坐专列,警卫工作极其森严。

斯大林同志当下命令:停车。顺便检查乌拉尔地区工业发展状况。同时通知,会议改在在叶卡捷琳堡召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