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刻,面对电报,他皱紧了眉头:滑翔机部队出事了。
(821)
上海。外滩,沙逊大厦。
马歇尔访华告别晚会在此举行。
委员长夫人--宋美龄女士出席并主持了晚会,并在晚会上邀请国务卿先生在华尔兹乐曲声中翩翩起舞。
对话,伴随着舞曲的旋律:
&ot;将军,对您这次访问,委员长让我再次转达他由衷的感谢!&ot;
&ot;谢谢夫人阁下。我想,美国和中国没有理由不携起手来。世界上没有几个可以这样全方位互补的国家。这是已故罗斯福总统的遗愿,也是现任杜鲁门总统,和多数美国人的想法。&ot;
&ot;真的啊?将军,第一天听你介绍&39;等距离外交&39;政策的时候,我们真是……充满了担心。刚刚走上国际舞台的敝国,真的还很脆弱。&ot;
&ot;依我说,夫人阁下,外交政策的宣告有时并不能作为衡量友谊的尺度。如果,我们两国关系出现了糟糕的情况,我的国务院,甚至美国政府,将会受到民众的责问--是谁失去了中国?……但是不会有人质问我们:是谁失去了苏联?或者英国、法国、日本?这就是区别。&ot;
&ot;是的将军,我觉得,我们在共同利益的各个领域,都没有任何本质上的的矛盾。&ot;
&ot;同意。特别是经过上次战争,我们发现在大洋彼岸有这样一个心心相印的邻居,真是值得欣慰。&ot;
&ot;太好了将军。现在我知道,我对我们两国之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ot;宋美龄信心满满。
马歇尔认真注视了她一下,慢慢提道:
&ot;夫人阁下,我们还有一点小小的、唯一的担心--就是我们这位伟大而友好的邻居,你们的……家庭和睦。我是指国家内部事务的处理。当然这只是朋友式的关注,而非官方的干预。&ot;
宋美龄想了想,问道:
&ot;将军,美国--或者说您本人,希望一个什么样的中国?&ot;
马歇尔也在思考,并斟酌词句:
&ot;坦率地说,我想,通常美国人会认为,一个和他们的社会体制近似、便于理解的国家,更能够获得信赖。夫人阁下在美国长大,我想这一点是有体会的。我们可能不会理解和信任一个帝国政治、独裁政治下的中国,但绝对会接纳一个民主的、开放的中国。而你们,眼下恰恰有这样一个难得的好机会。我诚恳地期望--委员长阁下不要错过。&ot;
话题有待深入展开,但此时正好一段曲终。
宋美龄摊开一下双手,遗憾地表示言犹未尽。
(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