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导师和我面面相觑278 > 第171章(第3页)

第171章(第3页)

也不难看出来主君交好的诗人虽多,可李长安最爱的是李白,其次就是杜甫,

主君的考师沈初则是爱杜甫还要胜过爱李白。

李泌也因此对杜甫这个如今在大唐诗坛只是略有些名声的小诗人上了一点心,

然后就现了杜甫的天赋。

李泌认为杜甫的诗才应当不弱于如今大唐诗坛双子星李白王维,名气比不上后二者更多可能是杜甫擅长的题材和如今大唐喜爱的华贵典雅不太符合罢了…

对这种考天追着塞饭吃的诗人来说,写一好诗就跟喝水一样简单。

很明显的例证就是他起码能感觉出来题目难,但是杜甫根本就感觉不出来题目难易。

他能考满分是因为他会所有的题,杜甫能考满分是因为所有的题在他看来都是一加一的难度。

“既然十七郎也这么说,那我就放心了。“杜甫这才露出如释重负的微笑来。

他自己也认为他今日这应制诗写的不错。

李泌忍不住看了杜甫两眼,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你还年轻,跟着寿安公主日后总会有出头之日,不用在意一两次的失败。“

看来老天是公平的,同样是十分的天赋,他平均分配给了各项天赋,杜甫却是拉满了文才,其他各项天赋都平平无奇。

杜甫:“7“

方才你还说这题目对我来说不难,怎么现在这语气就跟我已经落榜

了一样?

“实在不行就请寿安公主举荐入仕嘛。“李泌眉飞色舞拉着杜甫往贡院外走,

走边讲着,“其实不入仕也行,你知道怎么修城墙吗?修城墙可有意思了,可以指挥下的工人搬砖…“

数日后,尚书省的阅卷官员已经将此次的考卷批阅完毕,送入了右相府,由身兼中书令职位的李林甫最终裁决。

“此次举子大多答的不好。“尚书省郎中小心翼翼道。

李林甫看似十分稳重,淡淡道:“答的不好,那也要宁缺毋滥。本次恩科是为了

择贯才,既然没有贤才,那宁可不择录也不可让平庸无能之辈入朝堂。“

郎中道:“右相说的是,所以只选出了几份卷子,这几人中有二人答的格外好,

其余者略差一筹但是比起其他举子也算不错了。“

这句话隐含的意思就是有两个人试卷分太高,尚书省考官不知道是要留着还是要刷下去,就只能拿给李林甫这位中书令裁决。

“武二人是谁?7“李林甫眼中精光闪烁。

「一个是诗科,名叫杜甫,祖父是杜审言,而今家中已经没落了,一个是策科,

名叫李淼,也是没落的官宦子弟。“郎中道。

李林甫眯了眯眼:“本相知晓了,待到放榜前一日,本相自然会把名单拟出来。

都是破落户啊。

与此同时,杨钊坐在了貅国夫人府中,他的对面坐着的则是太子李亨还未过门的新良娣,张良娣。

“良娣说,太子愚要和我联手。“杨钊轻轻低头吹了一口滚烫的热茶。

张良娣笑道:“杨太府卿难道不愚再进一步吗?只是需要杨太府卿在陛下面前递一句话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

张良娣(张皇后):美貌可人,狡贺刻薄,巧言令色,爱慕座荣。嫁给太子李亨,授良娣,颇得宠爱。唐肃宗即位后,勾结太监李辅国,干预政事,谋逐名臣李泌,迫害建宁王李供。宝应元年,图谋掌控政局,事泄被捕,幽禁于别殿,坐罪处死。

一个继承了大唐特色想要干政的皇后(就是人品不太行)

李泌:七岁知为文。玄宗开元十六年,悉召能言佛、道、孔子者,相答难禁中…泌既至,帝方与燕国公张说观弈,因使说试其能…说因日:“方若棋局,圆若棋子,

若棋生,静若棋死。“泌即答日:“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说医

贺帝得奇童。

李泌是实打实天才神童张说:《大唐新语文章》则天初革命,大搜遗逸,四方之士应制者向万人。则天御洛阳城南门,亲自临试。张说对策,为天下第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