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窈当然不是在赌气。
她是真的不需要陆津州的钱。
她有手有脚,有超越这个时代几十年的设计理念和商业头脑。
如果连养活自己都做不到,那她就白在二十一世纪的商场上厮杀了那么多年。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她现在面临一个最实际的问题——没有激活资金。
做衣服需要布料,需要线,这些都要钱。
光靠拆解原主那几件破衣服,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她必须尽快赚到第一桶金。
姜窈坐在缝纴机前,陷入了沉思。
这个年代,做生意被称为“投机倒把”,是被人看不起的。
私自贩卖商品,甚至有被抓起来的风险。
她不能明目张胆地去摆地摊。
那么,唯一的渠道,就是供销社了。
供销社是这个年代最重要的商品流通渠道,相当于后世的百货商场。
如果能把自己的衣服,放到供销社里寄卖,那就再好不过了。
可是,供销社是国营单位,门坎高得很。
人家凭什么要卖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做的衣服?
姜窈想起了大院里一个很有名的人物。
供销社的售货员,赵媛。
这个赵媛,是整个大院的消息中心。
为人精明,能说会道,还有点爱占小便宜。
但据说,她做生意很有自己的一套原则,从不卖假货次品。
姜窈觉得,这个人,可以成为她的突破口。
打定主意,姜窈立刻行动起来。
她把原主那件粉红色的蕾丝花边衬衫给拆了。
用最好的那块布料,连夜赶制出了一件全新的衬衫。
这件衬衫,款式依旧简约。
她去掉了夸张的蕾丝和泡泡袖,改成了利落的小翻领和直筒袖。
在袖口和领口的位置,她用剩下的边角料,做了一点小小的拼接设计。
让整件衣服在简约之中,又多了一丝别致的细节。
第二天,姜窈揣着这件样品,直奔供销社。
她到的时候,供销社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