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还要像从前一样每日进宫,林娇怡可不知该怎么面对太子。
对于林娇怡的请求,明宣帝很爽快的就同意了。毕竟在他看来,林娇怡也确实到了待嫁的年纪了,来不来宫里头上课,已经不重要了。
姜皇后略一思忖过后,将太子叫到了自己的宫里头,头一句问的便是:&ldo;你对福儿做了什么?&rdo;
&ldo;福儿那丫头,现在正躲着你呢。&rdo;
&ldo;福儿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她对你一向亲近,若不是你做了什么出格的事,她绝不会如此。&rdo;姜皇后似笑非笑地看着太子:&ldo;不妨与我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吧?总不能,我的儿子欺负了我视如亲女的孩子,我却被蒙在鼓里吧?&rdo;
&ldo;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过是,我在马车上没把持住,吻了福儿。&rdo;
&ldo;不过是……&rdo;姜皇后口中念着这三个字,看向太子的目光渐渐凌厉起来:&ldo;还有什么,不妨一并说了吧?&rdo;
&ldo;后来,因福儿来月信,疼痛难忍,行走不便,我抱着她回了林国公府她的房间。再后来,福儿不肯好好听嬷嬷的话调理身子,为了让她听话,我将她拥在了怀里。&rdo;
&ldo;亏得福儿是个好性儿,否则,若是换了旁的人,你这么欺负人家,人家定然早就与你闹翻了!&rdo;姜皇后摇了摇头。
&ldo;若是旁的女子,儿臣也没有心情去搭理啊。母后,儿子心里头在想什么您又不是不知道,除了您和福儿之外,还有谁值得儿臣如此上心?&rdo;太子一本正经地奉承道。
太子生得一脸正气,恐怕外头的人还真不知他会有如此不正经的一面。姜皇后对于自家儿子的秉性,不说了解十分,七八分总是没问题的,她白了太子一眼:&ldo;就会说好听的。你既然喜欢福儿,重视福儿,做什么这般欺负人家?&rdo;
&ldo;母后,您也知道,福儿她在男女之情上尚未开窍,若是儿臣仍向过去那样事事待她以礼,只怕她永远都明白不了儿臣的心意。再者,与喜欢的人独处,儿臣难免……情难自禁。&rdo;
&ldo;好一个情难自禁?你现在倒是快活了,只是,福儿见了你就如老鼠见了猫,你可高兴了?&rdo;
&ldo;儿臣承认,此事儿臣做的有欠妥当,只是,儿臣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两全的法子来了,还请母后帮帮儿臣。要不,母后将福儿招进凤仪宫来说说话儿吧,福儿最是听您的话了,您劝劝她,指不定她就不躲儿臣了。退一步说,就算您也说不动她,只要她在宫里头,儿子见她的机会总是多一些。&rdo;
&ldo;就算我也说不动她?&rdo;姜皇后挑了挑眉:&ldo;你这臭小子,与你母后都耍起心眼儿来了,还对你母后用激将法?&rdo;
太子讪讪一笑,像个做了坏事当场被家长抓包的孩子一样:&ldo;什么都瞒不过母后的眼睛。&rdo;
&ldo;知道瞒不过我,还在我面前用这伎俩?&rdo;
&ldo;儿臣这不是知道母后疼儿臣吗?请母后再疼儿臣一次吧。待日后儿臣将福儿娶进宫,就可以天天与她一起孝敬您了。&rdo;
姜皇后嫌弃地看了太子一眼:&ldo;比起你,还是福儿那丫头更值得我疼,我才不会帮着你一起欺负她呢,你就死了这条心吧。&rdo;
&ldo;母后,若是福儿不嫁给儿臣的话,您难道放心她嫁入别人家吗?您若是真疼福儿,就更该帮儿臣才是。自古以来,儿媳难为,不知有多少婆婆喜欢磋磨儿媳,若是您做了福儿的婆婆,您定会把福儿疼到骨子里,只怕连儿子都要退一射之地呢。到时候,有您和儿子一起亲自护着福儿,岂不比把福儿交付给旁人要强?&rdo;
&ldo;看来,你是真的下定决心,要娶福儿那丫头了?&rdo;姜皇后认真地问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