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六,郑自强开着农用小四轮拖拉机去后刘庄给石勇接新媳妇。车上拉着媒人、郑虎和石勇的同学许志远、夏春阳等人。还拉着迎娶新娘的四收礼:一挂羊心肺(寓意闺女是爹娘的心肝宝贝),一箱果子(当地特产蜜角、麻片等)、两箱白酒、一条鲜活的大鲤鱼。
许志远站在车厢前边,双手扶着车厢的高围栏,跟身边的夏春阳感叹道:“石勇运气真好啊!最近几天一直断断续续下雨,今天到正事了,天公作美,雨过天晴了。”
夏春阳笑着说:“你没在农村待过,乡里下过雨后根本就没有路,到处都是泥糊子。”
那时,乡村的路还都是土路,下雨后便成了“泥水路”,有水又有泥那种。出了城,下了柏油路,便进入到泥水路。
拖拉机在泥水路上行驶,车轱轮上很快就沾满了泥,再加之路不平整,车厢开始重心不平稳,不是左右摇摆,就是上下颠簸。
郑自强不得不努力地掌握着方向盘,被迫减速慢行,只一会儿功夫,他就累得浑身冒汗。
原来站在车厢前边的人,也都赶紧蹲下身子,有的人干脆就坐在车厢里,用手扶着车厢的护栏,唯恐被甩出车厢外。
好在路途不远,半小时就到了石勇未婚妻的庄头。还没进庄就听见从庄里传出欢快喜庆的唢呐声。
新娘家院门口坐着以唢呐为首的乐队,非常陶醉地吹着《百鸟朝凤》。
皖北农村结婚叫办喜事,只给姑、姨、舅、姥娘家下请帖。姥姥、舅舅是喜事上礼最多的人,也叫高客。
本庄的老少爷们不需要下请帖,也不通知,只需觅一班“响”——以唢呐为主,吹着欢快音乐,烘托喜事气氛的乐队。
庄上只要有吹响的,大人小孩就都跑去听“响”。谁家的闺女出嫁或是儿子娶媳妇,很快就会在庄上传开了,也就等于通知全村人。庄上的老少爷们都是听到吹响声不请自到,一家喜事,全村沾喜。
来参加婚礼的人不只是来看热闹、听“响”,还要随份子(俗称给礼),男孩娶妻叫上礼,女孩出嫁叫添箱,当地称“响八桌”。
“响”是男方出钱觅的,结婚前一天上午在男方家吹,下午才随着拉聘礼的车一块去女方家,俗称“过轿”。
当晚,“响”会在女方家吹到半夜才休息。结婚当天“响”要随着接新娘的车一同回到男方家的婚礼现场,继续吹,直至婚礼结束。
新媳妇叫刘翠玲,娘家在后刘庄,父亲养兔子赚了钱后,把原来的土坯院墙推倒,用红砖垒了院墙,门楼上是青色地瓦,两扇新木门敞开着,院里、院外都站满了人。
郑自强和几个来接新媳妇的年轻人一起往小四轮车上装嫁妆,那大衣柜一米多宽,两米多高,小四轮车厢的底盘太高,四人合力也抬不上去。夏春阳和许志远见状只能迅速上车,站在小四轮的车厢里用力往车上拽,郑自强和郑虎则站在地上,从两侧用力托举着大衣柜往车上抬。
地上到处都是泥,一用力脚底就打滑,站在地上的两人累得满头是汗,拼尽全力还是没能把大衣柜装上车。
这时,走来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白胖、中等身材,他见状立刻上前帮着往上抬。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他们很快就把大衣柜装上了车。
郑自强看向那人,刚要道谢,忽然愣住,“刘根,你咋在这儿?”
“我家住前刘庄,跟这儿庄挨着庄,我闲着没事跑过来听响。”
刘根笑着从兜里掏出包香烟,熟练地用力一抖,一支烟从烟盒里弹了出来。
他殷勤地把烟递到郑自强面前,一脸骄傲的神情说:“这烟可香了,你试试!一根烟划两三分钱呢!可不是谁都能吸得起!”
郑自强没吸过烟,对吸烟也不感兴趣,但是为了给刘根个面子,他只好把烟接过来。其他年轻人听说是好烟,也都纷纷凑过来,接了刘根递给的香烟。
刘根给每人发了一支烟,又从烟盒里抽出一支,把烟盒重新装回衣兜里,用右手柄左骼膊上的衣袖向上撸了下,故意露出手腕上戴的中山牌手表,把烟在手表表面上轻轻地弹两下,小眼睛环视一下四周,发现大家围了一小圈,都在看着他,便满意地把烟放在嘴里,从兜里掏出打火机,把烟点着,深吸一口,眯着眼,从嘴里慢慢吐出粗线一样的一缕烟,接着又象金鱼在水中吐泡那样,一口接一口地从嘴里往外吐烟圈。他那得意的表情和举动把几个年轻人都看愣了,他们对香烟充满好奇,陆续用刘根的打火机点着烟,都迫不及待地吸上一口,并学着刘根的样子,把吸到嘴里的烟雾慢慢吐出来。
郑自强点着烟后也深深地吸了一口,仔细品品,发现这香烟不象父亲抽的卷烟那么冲,呛得人喘不过气,而是带着香味,特别是吸后,让人回味无穷。
他看着刘根那一脸得意的表情,再回想起刘根拿的那包烟的包装盒上印着一片树叶,写着“金叶烟”三个大字,便暗暗记下,想着等自己有钱了也买一包这样的烟。
刘根看到大家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他,感觉特有面。他虽然住乡下,但他三天两头往城里跑,就是为了多结交些象郑自强这样会拳脚的城里朋友,往常很难有亲近的机会,今天借着帮忙抬家具终于如愿了。
许志远看大家只顾着品烟,忘记了干活,便提醒道:“咱们的活还没干完,抓紧往车上装嫁妆。”
几个年轻人这才停止吐烟圈的表演,嘴里叼着烟,手里拿着嫁妆往车上装。
刘根也十分殷勤地跟着他们一块往车上装嫁妆。
许志远心细,他站在车上指挥众人把新娘家陪送的棉被搭在已经装到车上的大衣柜和五斗橱上,还建议郑自强把盆架、台灯、盆等生活用品放到拉新娘的车上交给伴娘保管,以防路上损坏。
陪嫁中最贵重的物品是三转一响——凤凰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纴机、中山牌手表和收音机。说是娘家陪送的嫁妆,实际上都是婆家出钱买的。能把这四样置办齐,说明男方家过得相当不错,谁家闺女出嫁时有这样的嫁妆,不但一个庄的男女老少羡慕,事主家人也都感觉特有面。
站在旁边看热闹的本村妇女都羡慕地看着这些嫁妆,七嘴八舌地低声议论着:“你看人家这些嫁妆多排场”
这时,穿着红色嫁衣的新娘由堂兄背着,头上罩着大红伞在伴娘的簇拥下,出了娘家门,上到停在院外迎亲的小四轮拖拉机上。
当地的习俗是新娘出嫁时鞋不能沾地,要由娘家哥或者弟弟背着送到车上。刘翠玲没有哥,弟弟又小,只能由堂兄背着送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