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速,转眼间就要到元旦——这也是同学们在高中过的最后一个元旦。
班长带领班级干部们积极筹备元旦晚会,还特意站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倡导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报名。
但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大部分同学都不愿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排练节目上,只有极少数的同学愿意报名参与。
这可愁坏了班长!
他打听到许志远能写会画、还会拉二胡,就想让他也准备个节目,但许志远觉得自己只是个来插班的旁听生,太高调不合适,但又不想灰了班长的面子,便说道:“我会的浅,就不报节目了,我有个学英语用的双卡磁带收录机,还有两盘港台歌曲磁带,要不拿来给晚会现场活跃下气氛?”
班长虽有些失望,但还是应了,并邀请许志远一定要来!
元旦当晚,同学们一进教室就看到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着四个斗大的美术字:欢度元旦!
讲台上放着许志远拿来的双卡磁带收录机,此时正播放着大家熟悉的《童年》。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
伴随着熟悉的旋律,好几个同学都被这种氛围所带动,放松心情,跟着哼唱,教室里的气氛也因此很快就活跃起来。
同学们把教室里原本和讲台并行摆放的课桌,搬到教室的左右两边和后面,在教室中间围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场地,作为表演节目的舞台。
大家脸上都带着微笑,面朝教室中间坐着。
课桌上放着葵花籽、花生、橙子和用彩纸包裹着的水果糖等零食,同学们边吃边聊、有说有笑的,节日气氛显得十分浓厚。
班长微笑着走上讲台,关上收录机后,郑重向大家宣布:“元旦晚会正式开始!”
等他在讲台上发表完新年感想,教室里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
今晚的老师们虽然也出席,但却给予了同学们高度的自由。
只参与,不干涉。
那晚,有同学演唱《外婆的澎湖湾》、《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歌曲,围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们一边投入地听着,一边跟着台上的演唱者一同哼唱,此刻的他们都暂时放下了沉重的学业,沉浸在短暂的放松中。
一曲终了,报幕员走上台,朗声道:“下一个节目是诗朗诵,朗诵者——郑晓红。”
随着郑晓红的名字被念出,很多男生的目光伴随着起身的她一起飘向讲台。
郑晓红的目光扫向台下,落落大方地说道:“我今天给大家朗诵的是舒婷的《致橡树》,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她话音刚落,许志远就发现,她得到的掌声似乎比班长发表演讲时更大,有几个男同学不光兴奋地鼓掌,还在私底下窃窃私语。
许志远虽听不真切,但还是不自觉地想听一些,再多听一些。
谁让那些话题跟她有关呢?
毕竟,他想多了解她一些。
只言片语也是好的。
“我如果爱你——
绝不象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眩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