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碗米饭的量都没老家一碗的多!
于斌端起碗,不满地大声说:“咱家小孩吃饭的碗都比这大!这一碗饭几口就扒拉完了,够干啥的?”
郑自强看到邻桌有人往他们这边看,赶紧低声提醒于斌,“别废话了,吃不饱咱再要。”
王猛压低声音对于斌说:“这就是你大惊小怪了,人家南方人饭量小,哪象咱恁能吃。”
他看于斌只顾着埋头吃饭,便看向郑自强,正巧两人四目相对,都不约而同地笑了。
那顿饭,三个人一共吃了九碗米饭,不光是服务员,结帐时老板也对此十分惊讶。
一出饭店,于斌就忍不住抱怨,“得亏生在北方,这杭州的饭碗也太小了,我都没吃饱!本来还想再要一碗米饭,但又怕店里的人笑咱土老帽,没吃过米饭!”
王猛也跟着接话,“谁不是呢,那菜的分量也少,没咱老家的饭店给吃。”
于斌感慨道:“难怪老一辈说:‘走千走万,不如熹河两岸!’”
郑自强对此则有不同的看法,他看了看街道上悠闲散步的行人,开口说:“各地有各地的好,要不咋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呢?”
第二天,他们游览了西湖美景,于斌用带来的海鸥牌120照相机拍了西湖的三潭印月,还拍了雷锋塔。他们又来到杭州的武林广场(红太阳广场),这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市民和游客都来这里观看喷泉、拍照留念。
杭州武林广场的音乐喷泉建成于84年9月26日19时,是杭州历史上第一座现代化喷水池,很有设计感。喷水池呈梅花状,花心是三个跳红绸舞的少女塑象,五个花瓣是五个少女塑象,分别演奏着琵琶、笙、古筝、箜篌和笛子。八个少女分三五组布位,像征在建国三十五周年之际落成。
喷泉外部是5个手持乐器的女郎,代表5月,中间是3个手持丝带翩翩起舞的女郎,代表3日,整个喷泉是载歌载舞庆祝5月3日杭州解放。
王猛被眼前的雕塑吸引,眼都看直了。
于斌则忙着从不同角度拍照,两人都非常兴奋,只有郑自强看着那下落下又重新喷涌而起的喷泉,陷入沉思。
他感叹:还是大城市好啊!道路宽、机遇多,还能看到许多新鲜事物,要领先小县城很多年。
他看着在喷泉旁跑来跑去嬉笑玩闹的孩童,第一次真切意识到人与人起点的不同。
次日,他们坐上回程的车,回到老家。
货一到,郑自强就找刘大亮和其他朋友帮忙,很快便把十台黑白电视机全部卖掉了!
他拿到钱后,第一时间还了借朋友的钱,然后打算用赚的钱先请帮过忙的朋友们吃顿饭。
郑自强首先找到的是放暑假在家的许志远,怕他这次再拒绝,直接开门见山告诉他:“我倒卖电视机赚了钱,不是只请你一个,还请了给我帮忙的大亮和其他朋友。”
许志远这才欣然前往。
吃饭时,郑自强兴致勃勃地给大家讲了这趟杭州之行的所见所闻,成功勾起了许志远的分享欲,他跟大家分享了他和同学在上海一家饭店吃的菜叫蚂蚁上树,其实就是老家的细粉炒肉沫。
“还有一道菜叫拨乱反正,你们猜是啥?”
全桌的人都摇头,都用好奇的目光看着他。
“服务员端上来一盘凌乱的箩卜丝,当时我们都愣了。一个同学用筷子把箩卜丝拨过去时,大家才惊奇地发现:下边竟然还卧着一条鱼!”
郑自强听得津津有味,心里对上海充满向往,他非常羡慕地说:“上海不愧是世界有名的大都市,连菜名都起得有个性,以后有空一定得去趟上海!”
“提起上海,我听人讲过一个真事!”刘大亮笑了笑,接着说:“咱老家有个人去上海出差,在那里的商店买了双皮鞋,回到家后,他穿着四处跟人谝(显摆),结果有人发现他那双皮鞋底上写的是产地“海上”,就对他说:‘你这哪是上海生产的皮鞋呀?这就是咱县里的皮鞋厂生产的‘海上牌’皮鞋。”
大家听了都笑了。
许志远解释:“从右往左念可不就是‘上海’吗?”
刘大亮说:“在上海买了双皮鞋,竟然是咱县皮鞋厂生产的,也真够巧的!”
郑自强淡然一笑,“哪那么多巧合?兴许就是海上皮鞋厂的人故意编出来的故事,借此吹嘘他们厂生产的皮鞋都远销到上海了。”
许志远觉得有理,点头附和道:“你别说,还真有这种可能!”
饭后,郑自强来到医药公司,找朋友批发价给父亲买了一大盒治支气管炎的消炎药。
他本想把剩下的钱连本带利全部交给母亲,忽然想起来姐姐考上大学时,他答应给姐姐买礼物一直都没钱买,现在好不容易赚了钱,一定得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