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那天,郑家的饭桌上和去年一样丰盛,鸡鱼肉蛋样样都有。
晚饭后,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边包饺子,边等着看虎年春晚。
郑自立说:“还是小品《吃鸡》好看!”
郑自强说:“前年陈佩斯的《吃面条》也不错!”
全家人一起回忆着历年春晚的精彩片段,同时又都对虎年春晚充满期待。
郑家人为了卖早饭劳累了一年,平时连坐在一起吃饭都显得格外匆忙,如今终于能安心坐下来,享受家人围坐在一起的天伦之乐。
刘淑珍回忆说:“以前在老家,年三十晚上守夜,连电灯都没有,只能点煤油灯,当时自立还不到三岁,听大人叙话,听着、听着就趴我怀里睡着了。”
郑自立笑嘻嘻地搭话:“妈,那都是十年前了,当时我还不记事呢。”
郑晓红笑着说:“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我记得咱们在老家时,我同学的妈一到过年就说‘今年过年啥都争(缺少),就是不争(缺少)馍。’”
刘淑珍感慨道:“那时候都穷,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好面馍。以前我们常说:‘红芋饭、红芋馍,离了红芋不能活!’吃的够够的,真是做梦都想不到,现在能过恁好!”
郑承运接着感慨道:“不愁吃穿的日子过得快着呢!一晃咱家搬来城里卖早饭,都五年了。”
刘淑珍笑着接话,“是啊,今年是咱全家在城里过的第五个年。现在不光天天都能吃上好面馍,还买了电视机,坐在咱自己家就能看春晚了”。
郑承运也很知足,“现在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就象那芝麻开花,节节高!等天暖和了,我还接着做豆腐脑,咱再卖点别的,只要能多赚钱,咱家往后的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
在这辞旧迎新的年三十晚上,郑家人看着春晚,七嘴八舌地聊着对新一年的期盼和向往,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特别是郑自强,他听着家人对未来的畅想,暗下决心:新的一年一定要多挣钱,让全家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年初八,郑家的早餐店开门营业。
刘淑珍正忙着给顾客盛饭,一个身材瘦弱的年轻人急急忙忙闯进来,进门就大声喊着:“俺婶子,你家的老屋塌了!”
刘淑珍怔了一下,见来人是老家邻居的儿子郑晓明,她赶紧问道:“啥时候塌的?是堂屋还是偏房?”
“偏房塌了,堂屋的墙也有几处裂了。
郑自强看郑晓明冻得脸通红,赶紧盛了碗辣汤豆腐脑放在桌上,让他赶紧坐下,吃点热饭暖暖身子。
郑自强跟郑晓明两家是一墙之隔的邻居,两人小时候就经常在一起玩。
自从郑自强家搬到城里后,两人见面的机会少了,但每次见面还是很亲近。
因为天气冷,郑自强怕父亲受凉会犯病,没让他去店里。
郑承运知道老家房子塌了,还是刘淑珍收了生意回家告诉他的,他知道后并不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