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破浪2019 > 第26章 相约打煤球(第1页)

第26章 相约打煤球(第1页)

8月中旬,虽已立过秋,天气却依然炎热。

许志远趁着晴天,跟同学石勇、夏春阳和画友董伟约好,第二天早点来他家帮忙打煤球。

段秀琴提前借来两个打煤球机,这样四个人可以轮换着打。

早晨,石勇穿着花衬衫、米色喇叭裤、米色皮鞋,带着蛤蟆镜推门进来。

许志远打量着石勇,笑着说:“你看你光贵得跟蒜苔样,穿得跟归国华侨样!哪象来干活的?”

“穿衣戴帽,各爱一套!我就喜欢穿时髦衣服。”石勇振振有词地替自己辩护着。

“我是说你穿恁光贵,咋干活?”

石勇从自行车篮子里拿出海魂衫和大裤头,“就知道你会这么问,干活穿的衣服我准备的有。”

他拿着衣服走进许志远的房间,再出来时,已换上短裤和海魂衫。

他用手整理着衣服,感慨道:“这要是搁以前,海魂衫哪舍得干活的时候穿?现在虽然过时了,但扔了可惜,也算发挥馀热!”

许志远笑着打量他,“真是人靠衣服马靠鞍,你穿这套,跟换了个人似的!”

石勇笑了,“小时候俺庄上的生产队长、大队干部都穿化肥袋子做的裤子,就那还觉得光贵得狠!那时候生产队的社员还编了个段子——大干部、小干部,八毛钱做条裤,前边日本产,后面带尿素”

“腿旮旯里摸一把,含氮量百分之五十六。”

夏春阳大声接了话,和董伟一起笑着走进来。

董伟也跟着感慨,“那时候觉得光贵,现在谁再穿尿素袋做的裤子,不得让人笑掉大牙啊!”

其他人纷纷附和。

他们嘴里说的“那时候”,是指七十年代,日本尿素风靡中国。

乡里的供销社卖尿素,都是把整袋的尿素拆开袋零卖,尿素卖完了,外袋留下来,四毛钱一条对外卖。

当时是计划经济,每家发的布票都不够用,为了节省布票,家里的女主人只能把穿烂的衣服补了又补,姐姐哥哥的衣服穿小了给弟弟妹妹穿。他们发现尿素外袋是尼龙布,不但柔软还结实,做裤子穿还凉快。

于是那些大队干部、生产队长就盯上了日本装尿素的外袋,找到供销社的人“走后门”,花八毛钱买两条尿素外袋,拿回家洗洗,用它做条裤子穿。

但化肥袋子上印的字洗不掉,就出现了“前边日本产,后面带尿素,腿旮旯里摸一把,含氮量百分之五十六”的情况。

现在听着让人觉得心酸的事,在当年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供销社没熟人,想买还买不到呢!

谈笑间,夏春阳和董伟也都快速换上从家里带来的短裤,他们都想趁着早起凉快,尽快把活干好。

董伟在院里用压井压水,用塑料桶接满。

许志远把塑料桶里的水拎到大院里,用瓢舀着水泼到干煤上。

石勇和夏春阳则手拿铁锨,把无烟粉煤掺黄泥加水调和成软硬适度的煤泥。

一会儿功夫,四人都累得满头大汗。

煤和好了,要醒一下才能打煤球。

许志远利用这个空闲,带他们一块到外面吃早饭。

吃过早饭回来,石勇和董伟一人拿一个打煤球机,将煤球机用力砸在湿煤上,砸个两三下,让煤泥扎扎实实填满煤球机下面的铁筒,在一块木板上顿一下,使煤球下部平齐,再拿到一块事先找好的平地上,双手握住煤球机上头的把手,两个大拇指同时平衡用力,慢慢往下推,一块煤球就打好了。

打煤球是个力气活,挺费力,四个人轮换着干,这样都能歇会儿。

年轻人干活有劲,他们边干活边说话,倒也不觉得很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