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运商城没建前是一大片麦田,因为地点大,不但门面盖得宽敞明亮,而且中间的道路也很宽,两辆汽车并列前行都能畅通无阻。
商城是由道路两边各五栋门面组成,都是底上两层,为了上二楼方便,不但商城的两头留有楼梯,中间还建了三道天桥。
商城里四通八达,人车分流。
开发商为了吸睛,特意赶时髦学大城市,在商城中间的十字路口建了雕塑和喷泉,很快就成为观云县一景。
小县城的人大多都没见过喷泉,觉得好奇,就从四面八方涌来看热闹。
门面房还没开始卖,就吸引来很多人,整个鸿运商城看起来热闹非凡。
不少照相馆的人嗅到商机,趁机引导来看喷泉的人拍照留念,生意不断。
开发商显然对卖个好价信心十足,因此在鸿运商城的包装上也下足了功夫!
大门的门头是由县领导亲自书写的“鸿运商城”四个大字,字是用有机玻璃制成的,衬底也是有机玻璃,在太阳的照耀下,富丽堂皇。
十栋门面都是找县里的知名人士起的名字,匾牌挂在每栋门面最显眼的地方,显得非常气派!也因此吸引不少人来咨询门面的价格。
郑承运和郑自强这次是第一批!他们把楼上楼下都看个遍,很快看中了一楼路两边的门面,一问价格才知道这里的一间门面总价都在一万元上下。
爷俩听了直咂舌,心里也开始打起退堂鼓。
家里那点钱,买一间还敢想想,两间绝无可能!虽心中失落,但他们都不想放弃这个难得的好机会,只好退而求其次,再去看看其他的。
爷俩商量后,决定到二楼看看,从北到南一通看下来,最后相中第一道天桥右边门朝南的两间门面。
这两间门面不仅三面朝阳,楼顶正上方还建了个大亭子。
郑承运认定有亭子就会有人上来游玩,这两间门面就是必经之处,生意断不会差。
而且有亭子,就不会因年久失修,下大雨出现屋顶漏水的情况。
郑自强看了也觉得很满意,一问价,两间门面总价一万一千二百元。
他们把家里能拿出来的钱全凑到一起,还是不够,郑自强又从银行贷了一千,这才筹够。
交了钱,在合同上签了字,父子俩的心才算落定。
在当年,县城里一个月能拿一百多块钱工资的家庭都算收入高的,全家人吃饭、穿衣,加之孩子上学,处处都是花钱项!
想花140元买辆凤凰牌自行车,都得全家人省吃俭用好几个月。
有能力在商业街买门面,那是大多数工薪家庭想都不敢想的事!
郑家人自从买了门面,就对此倾注了无限希望,全家人吃饭都觉得比以往香!
提起那两间门面,郑承运和刘淑珍就有说不完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