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已经退到门外,
"我们带了干粮。
"
门缝里,他看见三个汉子蹲在走廊尽头,就着凉水啃杂粮饼子。秦丰田把掉在衣襟上的饼渣都捡起来吃了,秦思齐说着“吃不完”,他们也不动,就蹲着吃干粮!等秦思齐吃完,看着没有吃完的菜和汤汁,准备留着晚上他们三个就干粮吃,给他点新的餐食!
夜深了,秦思齐辗转难眠。他轻手轻脚爬起来,想走走。褡裢刚摸出来,就听见门外
"咚
"的一声,大伯,抱着短棍靠在门框上打盹,脑袋磕到了墙。
听到动静的秦大喊道”谁
",看清是齐哥儿才反应过,”还没睡?我给你守夜
"
秦思齐张了张嘴,最终只是递过自已的枕头:
"垫着,大伯睡吧。
"
第二天清晨,秦思齐终于爆发了。
"我又不是瓷娃娃!
"他夺过被检查第八遍的考篮,
"这些笔墨都试过三次了!
"没人理会他,只是吩咐着:“还有带进考场的糕点,都是要最新鲜的,用银针检查。”
没有争论,只是对着八岁的秦思齐笑了笑,说道:“有备无患嘛”,姜汤罐都检查保温效果,让人既感动又无奈。
寅时三刻,秦思齐在睡梦中被一阵刻意压低的交谈声惊醒。起身借着残月微光,看见秦茂山三人已在房中忙碌多时。秦大安正用粗布反复擦拭考篮的每一个角落,秦丰田蹲着一支一支检查毛,墨,纸,砚,秦思文则对食物糕点和姜汤准备。
"齐哥儿,时辰还早。
"秦茂山抬头看见窗边的身影,连忙摆手,
"再歇息片刻。
"
秦思齐摇摇头。今日是正场,要考四书文二篇、五言六韵诗一首。全卷不得少于三百字,不得多于七百字,多一字少一字都要黜落。
"用些点心。
"秦丰田递来个油纸包,里头是村长去买的云片糕,
"掌柜说这个最养胃,不伤脾胃。
"
晨雾中的考院门前已排起蜿蜒长龙。差役们挨个唱名验身。
号舍不足三尺见方,秦思齐蜷着腿展开试卷。首题是《子曰:君子喻于义》,他提笔蘸墨,笔锋落下时,那句
"义者,利之和也
"竟写得力透纸背,墨色深深沁入竹纸的纹理。
午时的梆子响过三巡,肚子也叫了起来,没有看其他人,只是拿出糕点。就着罐子里的姜汤吃着,吃完后。他继续写那首诗。写到
"愿为江上舟,载得苍生渡
"时,二月天,天气还是寒冷,考场没有火炉靠自已硬抗,幸好学院已经加强学子锻炼。没有管其他人,不敢左顾右盼,只是专注书写试卷。
三日后的放榜日,秦茂山和秦大安天不亮就去守榜。当秦思齐的名字高悬榜首时,只是相对一笑,就知道秦老秀才看人准。回去时买了油条,豆浆大家一起吃。秦思齐而后继续回房学习。其实旁边还有公示录取案首文章,文章一手柳权体,字体就让人赏心悦目,文章工整!引经据典,被作为县学范文。让众多学子深扒其人,是何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