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男主秦思齐 > 第91章 荣光(第1页)

第91章 荣光(第1页)

终于到了搜检广场。灯火通明处,气氛肃杀。衙役们汗流浃背,脸色不耐,手中的水火棍在火光下闪着幽光。搜检的皂隶们只穿着无袖号褂,浑身湿透,动作粗暴。

“脱!外衫脱了!”

“鞋袜!都脱了!快点!”

“头发解开!发髻里藏什么了?”

“考篮!打开!全摊开!磨蹭什么!”

“腋下!裤腿!摸一遍!”

呵斥声、催促声、考生被推搡的闷哼声不绝于耳:

“夹层!撕开!”

“哼!袜筒里藏东西?带走!”

“水囊!倒干净!看底!”

一个考生因藏在束发带里的几片薄纸被揪出,瞬间面无人色,哭喊着被拖走。这一幕让所有等待者心头一紧,汗出如浆。秦大安看得直缩脖子。秦丰田紧张地咽了口唾沫。

轮到秦思齐,依令行事。湿透的中衣贴在身上,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让他倍感难堪。一个满身汗臭的皂隶粗暴地翻检他的考篮,掰开墨锭,抖动素纸。

另一个则在他身上仔细摸索,连裤脚都不放过。最后,他的旧布鞋被小刀挑开鞋底层层检查。秦思齐屏住呼吸,汗水流入眼睛,刺痛难忍。直到皂隶将鞋扔回,喝了一声“进去!”,他才如蒙大赦,迅速穿戴好湿漉的衣物,提起考篮,在身后四道充满担忧与鼓励的目光注视下,汇入了通过龙门的队伍。

穿过高大的门洞,贡院内部如同一个巨大的砖石蒸笼。一排排低矮的号舍在昏暗的灯笼光下沉默矗立,散发着石灰水、陈年木头和便桶混合的刺鼻气味。

闷热更甚外面。在差役指引下,秦思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隔间——两块光板(桌、凳),一个便桶。他放下考篮,解开领口,拿出薄荷叶深深吸了一口,清凉的气息短暂地刺激了混沌的头脑。

点燃艾草香,驱虫蚊。他坐下来,努力平复急促的呼吸,在令人窒息的闷热中,等待着决定命运的考题。

第一场:正试(七月初一)

辰时初刻,差役发下题后,开始缓缓巡行。秦思齐凝神望去:

首题:《“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次题:《“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诗题:《赋得“夏云多奇峰”得“峰”字》(五言六韵试帖诗)

发题过处,号舍间响起一片压抑的骚动和急促的研墨声。

秦思齐精神一振。第一题,首题直指为官根本——顺应民心。他想到县令被构陷,想到赵员外攀附权贵,胸中块垒涌动。提笔破题:“夫民者,邦国之本,社稷之基。父母之爱子,必因其好恶而导之利、避之害。牧民者上承天命,下抚黎庶,其责尤重”他结合现实,痛陈吏治当以民为本,字字铿锵。汗水不断流淌,他频繁擦拭,以免污卷。

次题“义利之辨”,更是触动心弦。笔锋犀利:“君子守义,如松柏经寒;小人逐利,若蝇蚁趋膻。义者,立身之本,久长之道;利者,惑心之魔,败亡之阶”墨迹在闷热中干得极慢。

诗题给了他片刻喘息。抬头望号舍外那片被高墙切割的天空,夏云翻涌,形态万千。诗句流淌:“赤帝行空烈,炎氛郁未开。忽惊西北坼,云阵拥崔嵬。狮象蹲还踞,蛟龙隐复来。须臾幻苍狗,终古峙奇峐。”借云抒怀,暗喻世事无常,唯守心志如奇峰不移。

申时已过,闷热更甚。秦思齐终于完成答卷,汗水已浸透两层衣衫。交卷出龙门时,脚步虚浮,几乎被热浪扑倒。秦茂山四人立刻围上,递水擦汗,无声地支撑着他疲惫的身躯回到小院。秦明文早已备好温软的米粥和清淡小菜。秦思齐勉强吃了几口,便在房间里沉沉睡去,连梦都被汗水浸透。

等待与初捷(七月初二)是等待正试放榜的日子。酷暑加剧了等待的煎熬。小院里气氛凝重。

秦思齐在房中静坐,书看不进去。秦茂山眉头紧锁,秦大安和秦丰田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又不敢大声说话。留秦思齐在家休养,三人结伴去看榜。

下午最热时分,贡院辕门外终于贴出“草榜”(初试合格者名单,即获得复试资格者)。消息传来,瞬间沸腾。

“贴了!贴榜了!”人群疯狂前涌。秦丰田凭灵活走位,终于在榜单中段看到了名字,发出一声变调的嘶吼:

“中了!秦思齐!恩施县秦思齐!甲等第六名!”

又开始寻找,赵大善人家的赵明远排名!看到后,也报喜道:“赵大善人家的赵明远第十二名!”

狂喜瞬间点燃了闷热!秦茂山激动地拍腿,甲等第六!这意味着复试只要不出大错,秀才功名几乎板上钉钉!赵明远第十二,亦在榜上。短暂的欢呼后,秦茂山等人立刻回去传递消息,让秦思齐准备明日更关键的复试。

第二场:复试(七月初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