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淑训刚退出王府,秦思源便立刻传召情报局统领林云。
待林云躬身行礼毕,他便直截了当地问道:“情报局近期可有刘香的消息?”。
林云垂思索片刻,语气带着几分谨慎:“回大王,刘香的行踪素来隐秘,其主要基地也不在我朝已掌控的南方区域,因此情报局掌握的消息十分有限”。
“目前能确认的,仅有他近两年来与郑芝龙势力在闽粤海域爆过一次大规模海战,双方互有损伤,刘香一方的战船与兵士折损比例更高,实力已大不如前”。
秦思源指尖在案上轻轻敲击,目光落在地图中广东的位置,又问:“那广州九行那边,如今是什么态度?”。
“启禀大王,广州九行已妥协”,林云连忙回道,语气多了几分笃定,“我朝大军自上月进入广东境内后,先后拿几个重镇”。
“九行的商人们虽有私兵护卫,但也清楚仅凭他们的力量绝难抗衡我朝大军,顽抗不过是自取灭亡”。
秦思源微微颔,他心中对广州九行早有定数——这群海商巨贾早年便与夏国暗通款曲。
不仅私下提供过郑芝龙的不少信息,还按照大夏的意思攻击过郑芝龙,算得是“半个自己人”。
夏国对他们本就有怀柔之意,唯独一点绝不让步,那就是他们手中的海上武装,无论是战船、火炮还是私兵,必须全部上缴。
一个国家的海防权,绝不能落入私人手中,哪怕他们曾与我们合作,也不能例外,这是一个国家的底线。
所以这才派了人去商谈,现在看来这些人还是识时务的,既然如此就省了很多事情。
“既已妥协,便给他们一颗定心丸”,秦思源话锋一转,语气缓和了些,“按照原定的,我们承诺保障他们家族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同时,以后的远洋贸易也受我大夏保护,让他们成为我王家海军的附属商队,参与进海上贸易”。
秦思源没有说的是,海上武装力量以后也会放松,因为他知道在海上没有武装力量是绝对不行的。
如果没有实力,直接就是海盗的盘中餐,但是现在不行,这一是大夏缺少海船、熟练水手。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大夏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远洋贸易规矩,有些事情要先建立规矩再放开,要不然就会混乱。
他顿了顿,又想起一事,补充道:“另外,可允许他们的子弟报考海军学院,若能通过考核毕业,便按其能力在海军中安排相应职位”。
这又是一个优待,既能拉拢人心,也能为王家海军招揽熟悉海事的人才,算是一举两得。
“臣遵旨!”,林云连忙记下,又补充道,“海军副将已经带着第一舰队前往广州交涉,若九行那边不再反复,不出十日,我朝便可和平接手广州城,无需动兵”。
秦思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对广东的局势早有判断:广东兵士久疏战阵,战力本就不强,当地势力更重商业利益,而非死战到底。
只要广州九行这个“领头羊”妥协,拿下广州城便如探囊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