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名义拒绝梁璐 > 第327章 我定会铭记对法律的敬畏(第1页)

第327章 我定会铭记对法律的敬畏(第1页)

京州市公安局内,李达康正向外走去,心中思绪翻涌。

他期盼着沙瑞金在京都方面的交流中能多为他美言几句,在高层领导面前塑造良好的形象,助他顺利晋升省长。

在他看来,汉东省无人比他更有能力、魄力,对工作更执着、热情。

他深信此位非他莫属,若真出现变故未能上任,也只会暂时空缺,留待合适时机由他填补。

为了实现目标,激励赵东来变得尤为重要。

李达康清楚,若他成为省长,身边需要可靠且有能力的人辅佐。

若是继续沿用祁铜炜安排的人马,日后开展工作定会举步维艰,甚至前功尽弃。

因此,他必须争取赵东来的支持。

然而,这种激励也是迫于无奈。

如今局势下,可用之人寥寥无几,赵东来便成了少数希望之一。

李达康希望通过引导,让赵东快来日能成为他的得力助手。

造成这一局面的关键在于汉东省政治生态中存在严重问题,这是亟需解决的核心所在。

它如阴影般笼罩着整个官场,深远地影响着方方面面。

汉东大学毕业生几乎“掌控”

了汉东官场,形成了一种奇特的现象。

追溯过去,高育良的上任成为这一局面发展的关键节点。

高育良在官场地位崇高,他的存在像一面旗帜,吸引了众多校友。

祁铜炜、陈海等杰出校友在各自领域的出色表现,进一步激发了汉东大学学生对仕途的向往。

对他们来说,进入官场仿佛成了人生的理想路径。

这种影响逐渐扩展,不再仅限于政法系,而是像涟漪一样扩散到全校各专业。

京州,李达康坐在专车上,望着窗外,仍在思考。

在汉东大学,一种观念逐渐根深蒂固——凭借学校的金字招牌,进入汉东官场拥有先天优势。

从实际情况看,这种观念并非全无道理。

汉东官场的关键岗位上,常能看到该校毕业生的身影,他们互相支持,形成了独特的人脉网和群体效应。

然而,这对李达康来说,却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他渴望招揽人才推动发展,但现实让他屡屡受挫,那些毕业生对他心存疑虑。

高育良、祁铜炜等人被奉为楷模,

受到众多校友的仰慕与追随。

在校友选择职业道路时,

往往更愿意接近高育良的势力圈,

期望得到他的保护与支持。

这让李达康在招揽人才时屡屡碰壁。

每念及此,他心中满是无奈。

他知道依赖下属推动工作进展并不容易。

回想丁义珍事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